(2)西江千户苗寨
青山绿水间,层层叠叠的小青瓦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而建,却又那么似是随心随意地点缀天地间,完美地表述着家园两字,也就因这样一幅小青瓦家园图,成为了让我向往着去西江苗寨走走、看看的初衷。
只是,我们去晚了,西江不再是最初的西江了,如今,跟许多的旅游运作模式一样,西江千户苗寨也毫不例外地被某某公司承包,浓浓的商业氛围死缠在了西江的上空。此次贵州行最初有放弃西江的念头,后来又想,西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苗寨,纵然作秀成分多,至少还有原住户,于是没有放弃。
去往西江的的路上很有些戏剧,原计划是在凯里吃了酸汤鱼后去季刀和朗德看看,然后于黄昏前到达西江,如果我们跟着导航走也就按计划走了,谁知到达三棵树时看见路牌跟导航所指方向相悖,于是问警察,第一位警察让我们走路牌所指方向,第二位警察说路牌所指方向路好,导航所指方向有一段修路而不好走,也让我们走路牌所指方向,所以,我们直接到达了西江。
最初,我以为西江苗寨之所以称之为西江是因为穿苗寨而过的小河叫西江,在博物馆里听解说才知道是西氏讨伐地盘而来的意思,也就是说,西江苗寨里大多是西氏后裔,如今,西江苗寨由十几个自然村落、上千户人家组成,所以叫做千户苗寨。。
苗寨大门前的广场上,苗族阿妈和阿婆们身着本族服饰左左右右慢摇着,当时不明白意欲何为,后来才知道那是在跳舞。我们观了夜景后在寨子里跟着跳舞,跳了两曲下来,第三曲跳了几步便不想跳了,音乐慢悠悠,舞步慢腾腾,都不欢快不喜乐,都很懒散很单一,而且每一曲的舞步都是一样的,真心不象是舞姿,倒像是花样散步。
当时觉得还是藏族舞蹈好,虽然每次跟随舞蹈都是刚学会一曲舞步换曲子又再学舞步,以至于至今不会一曲完整的舞步,但欢快奔放,歌是动听悦耳激情的,心情也是喜悦的,这苗族舞蹈却如此的平静没有涟漪,不免有些淡味。此时想想,其实各有各的好,生活需要激情,日子也需要平稳,慢悠悠的舞蹈可以静心,细水长流一般,只是作为过客的我,更多的喜欢旅途中的明艳和奔放罢了。
坐观光车进寨子,刚下车便有招呼住宿的,我们走进寨子里,住进了一位转业军人李老板的家。李老板家一楼二楼是酒吧和咖啡厅,三楼四楼是客厅客房和自家卧室及厨房,李老板不知是风趣还是憨厚,到了李老板家,我端坐美人靠,王哥坐沙发,看着客厅墙上他的军服照片以及习叔叔和彭阿姨的照片,王哥问李老板是不是专业军人,李老板一边写房费收据一边说“恩。。。”,我问李老板习叔叔和彭阿姨都到他家来了吗,李老板还是一边写房费收据一边说“恩。。。”,后来,晚上阿姐和我穿老板娘的衣服拍照,跟老板娘聊天有些困难时揣测李老板没有完全听懂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所以才有那长声吆吆的恩。。。
写好住宿我们便出门逛寨子去了,用句俗语说就是西江已经很商业化了,只是西江大多还是原住户,或多或少也还保留着一些传统,哪怕这些保留下来的传统有了作秀以及异化的成分。
逛一圈下来知道,跟许多古镇古城一样,西江也是有两大类,一类是百货店铺,一类是小吃,兜售着其他古镇古城都能买到的吃穿用玩的东西,小吃之中有一样是糍粑,虽然其他地方也有,不过,也许现场捶打糍粑是贵州独有,第二天早上我就是在捶打糍粑的咚。。。咚声中醒来的。旅行为什么吸引人,其中有一点便是新鲜和猎奇,以及有能让人念念不忘的东西,所以,在西江这样的情形下,我更热衷的便是那些建筑了。
苗家建筑,据说是以吊脚楼和美人靠著称,贵州山区湿气大,吊脚楼在一定程度上有了隔湿的功效,属于地理环境使然,也张显了人们的智慧。至于美人靠,最早流行于江南徽派建筑,据说起源是吴王夫差为西施修建的,让美人坐在美人靠上观风望景、抒情怀旧以及休息,美人靠能流传到贵州山区高原来也不难理解,苗族曾经五次大迁徙,其首领蚩尤就是那边的人,到了贵州的美人靠也叫每人靠,也就是说人人可靠人人可坐了,倒少了些浪漫和情趣。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那连片的小青瓦屋顶。
依然还是坐观光车上最高观景处,还不及下车,万家灯火的美丽已经跃入我们的眼帘,顺应山势而建的苗寨,在夜晚,星星点灯一般点亮了整个山谷,而最醒目处是表演场,舞台照耀射灯变换着颜色手舞足蹈,重低音音响播放出的歌曲响彻了整个寨子,随之而来的是主持人兴高采烈又有些听得不是很清晰的话音。
而美丽下面故事,是否花好月圆,是否是文学的最高艺术,谁知呢,家嘛,也总是包罗万象的;耀眼射灯的背后,是否明亮、是否阴暗,都是隐隐的表达,戏嘛,也总是哄看客开心的。
西江的夜很热闹,表演场里冲出来的声浪滚滚、酒吧商店里飞出的歌声吼吼、慢条斯理的苗族音乐呜呜、小吃叫卖声,以及走街串巷的游人之声,总之就是一个滚滚红尘大杂烩,没有一丝的寂寞和孤独,惟独被淹没的是溪水声,如果非要跟孤寂牵扯点关系,或许就是那一流溪水了吧。
一个寨子应有的宁静,或许只有在黎明时分才会显现,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寨子,寨子已经开始热闹了,从捶打糍粑的咚东声开始,然后是车来车往声,然后是早起游人们慢慢由弱及强、直至鼎沸的人声、车水马龙,周而复始的开始了。
离开西江之时,偶一抬头,看到一位苗族阿婆,满脸的沧桑里必定有着曾经的最美,依窗的少女很美妙,象一首诗,依窗的阿婆呢?当我喀嚓按下快门,我想,我应该用散文来比喻阿婆,蕴涵丰富却云淡风轻。
2014-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