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生态旅游不仅有助于您的身心回归自然,而且也将让您游历一种新兴的旅游文化。它将帮助您尽可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同时它也将告诉您如何保护和尊重它们,让您的孩子在未来有同样的机会来到自然保护区这片绿色净土中愉快、安全、友好地游历。
大自然是一个精巧而复杂的生命系统。
它的魅力,正在于树木、溪流、泥土、昆虫、苔藓、真菌厖这些形态各异、纷繁复杂的万物在相依相存中的生生不息。当我们走进自然时,请记住: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每一种动物,都已在此和睦的生活了几十年、几千年乃至几十万年。当我们离去后,它们仍将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他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我们游人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但我们无意的一个举动:采摘、砍伐、践踏、丢弃厖却可能会影响几种、几十种、几百种生物的生活,对自然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请尽可能的减少我们的痕迹,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别忘了,生命的美丽需要您我的关爱和呵护。
【听】:风在林间的呼啸,溪水叮咚的流动,鸟儿婉转的歌唱,昆虫唧啾的细语,还有空山无语的静寂......倾听,能让你贴近自然的心脏。
【闻】:泥土、草丛、雨滴、腐朽的树木、动物新鲜的粪便......走进保护区,这里有都市所没有的万物最纯粹的气息,闭上眼睛,让你的嗅觉来分辨一下你身边的环境。
【触】:人与自然的亲近,是通过真实的接触来感受和实现的。这也是生态旅游所提倡的,以看、听、嗅、触摸等,与自然进行最近距离的交流,从而全面的认识和感受自然。用你的手去抚摸大树、绿芽、花蕾......生命的交流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
关于垃圾
很显然您选择到自然保护区旅游是为了赏心悦目,放松身心,谁都不希望在这里看到遍地垃圾。随手扔掉的垃圾不仅会影响您旅游的兴致,更会玷污美景,污染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因此请随身携带一个装垃圾的小口袋,把在旅行中产生的垃圾装在口袋里带到有垃圾场的地方进行处理。它不光是一个垃圾袋,也是您关爱自然的友好体现。
一草一木皆生命
草木之生命会因为您的采摘而迅速枯竭。
美丽的花朵和果实是植物生命的精华也是大自然的精华,需要留着给大家欣赏,野生动物更需要它们作为食物,所以请不要攀折树木,不要采摘花朵和果实,野营时要燃篝火,请捡拾地上的枯枝或取用死去的树木,不要砍伐生长着的树木,自然生态系统比您更需要它们。
食物与野生动物
你的好意可能使野生动物变成可悲的乞丐
给野生动物投食也许会带来一些特别的乐趣,但随意给野生动物投食是危险的,野生动物可能误以为您在伤害它而对您发起进攻;相反,如果野生动物习惯了“守株待兔”,它们也就丧失了野性;此外,给野生动物投食也可能传播疾病。
火的误区
火会给人带来光明和热量,但火也会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化为灰烬。一次不小心的野外用火就可能将您所看到的美景全部毁灭,让那些可爱的野生动物丧失家园。因此野外用火请在保护区管理部门的许可和指导下进行。在保护区内宿营也应在管理部门许可的时间和范围内进行。
选择线路
脚印会变成小路,小路会影响自然生态的发展
离开旅游线路可能会使你找到与众不同的风景和感受,但是:这也会给您带来安全上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生过游客因脱离旅游路线而受到野生动物攻击或迷路的先例,在深山峡谷受伤或迷路将会产生相当严重的后果。
游客离开旅游线路而另辟新径,会干扰野生动植物的正常生活,也会影响自然生态的正常发展。
欣赏野生动物
“距离产生美”----在这里同样适用
看到在野外自由活动的野生动物是许多游客的心愿。如果在野外发现了野生动物请保持一定距离在一旁静静地观赏,请不要惊吓它们,更不可对野生动物进行追踪和堵截,拍照时最好不要使用闪光灯。否则,只会使野生动物更害怕人类,逃避得更加难以发现,同时也可能激发它们的野性给您的安全造成威胁。
享受宁静
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家园,我们只是游客
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和它的美景一样具有迷人的魅力,因此请不要把您已经厌倦了的各种嘈杂声带到保护区里来。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家园,大声吵闹会打破这里的宁静使野生动物受到惊扰,也会干扰其他游客的兴致。
绿色消费
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就等于鼓励猎杀。
如果您有意识地不购买用野生动物制成的各类纪念品和装饰物、有意识地不食用野生动物做的“美味佳肴”,您就是在积极地保护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
感受差异
文化的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一样具有迷人的魅力
自然保护区的原住民在特殊的环境中生活,他们在很多方面的想法、看法和做法都可能会跟您不一样,请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这将有助于您和他们和睦相处和相互了解。在和睦相处中您会发现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本身也是一道风景。
体贴生态脆弱地区
你的活动可能给这里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自然保护区中海拔较高的地方往往有迷人的高原风光。但是在高海拔地区植物生长繁衍缓慢,生态系统比较脆弱,这也就意味着这里的生态系统一旦受到破坏将很难恢复。因此在这些生态脆弱地区更要爱护一草一木、节约用水、节约燃料、留心脚下等,从而尽可能减少我们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消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