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论坛(旅游生活休闲)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4|回复: 5

一路向西--走进西藏(每日更新中……)

[复制链接]

0

主题

473

帖子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走過那一段美麗

Rank: 4Rank: 4

积分
510
注册时间
2005-8-24
发表于 2005-10-22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517微信小程序
我决定又要开始自己的旅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我也有自己的梦,自己要做的事,很多计划被一次又一次延期延期,直至取消,很多梦想也都被拖后拖后,最后放弃。
这次旅程我没有计划很久,有时感觉是一瞬间决定了一切,我必须要走了,我该走了。这是我不能再次放弃的机会。
有时面对镜中的微微发胖的面孔,感到很陌生,又似曾相识,那不是昨天的我,也不会是将来的我,是谁?
这是一次没有路书的旅程,我只想一个人出发,独自走过一段旅程,不知道今后还是否有这样的机会。妻不了解我的具体计划,她奇怪的看着我收拾行李,我也说不清我的计划,但是我知道我要去寻找一个答案,他就在那里等着我。
告别我的相机有一段时间了,心里感觉怪怪的,那个陪伴我两年的相机,带给我很多东西,很多精彩的瞬间,很多令人怀念的时光,一个很发烧的爱好,还有带来了很多兴趣相投的朋友。我决定又要开始自己的旅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我也有自己的梦,自己要做的事,很多计划被一次又一次延期延期,直至取消,很多梦想也都被拖后拖后,最后放弃。
这次旅程我没有计划很久,有时感觉是一瞬间决定了一切,我必须要走了,我该走了。这是我不能再次放弃的机会。
有时面对镜中的微微发胖的面孔,感到很陌生,又似曾相识,那不是昨天的我,也不会是将来的我,是谁?
这是一次没有路书的旅程,我只想一个人出发,独自走过一段旅程,不知道今后还是否有这样的机会。妻不了解我的具体计划,她奇怪的看着我收拾行李,我也说不清我的计划,但是我知道我要去寻找一个答案,他就在那里等着我。
告别我的相机有一段时间了,心里感觉怪怪的,那个陪伴我两年的相机,带给我很多东西,很多精彩的瞬间,很多令人怀念的时光,一个很发烧的爱好,还有带来了很多兴趣相投的朋友。
2005年10月13日
我就要离开这个城市了,祝愿大家好梦,我不会让我的引擎声打扰大家,祝福我吧。
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天是阴沉沉的,告别了很不情愿的妻,我和我的马儿冲出了阴霾的包围。有时感觉自己挺喜欢阴天的,眼睛可以充分的挣开,清楚地看到你想看到的远方,
晴天的时候虽然更让人觉得有希望,但是莫名的烦躁总夹杂在其中。我并不喜欢雨天,太过阴柔,适合女孩子感伤,我情愿是一场暴雨,迅速洗净一切烦杂,让你看到风雨过后的彩虹。阴天时我很冷静,或者说平静,这时很少犯错误。
今天预计是从成都到新都桥。这段路,已经走过很多次了,每次都有着不同的风景在等待着我的到来,更何况这次的前往,是金秋的十月间。
车子在成雅高速上飞驰,川西的景致迅速的向后倒退。我的马儿,一辆已经有6年的V31,又扬起了兴奋的嘶鸣。一路畅快的跑吧,你也该好好的撒撒野了。我心里默默的这么念着。
车过雅安,刚刚远离三雅的故事,青衣江便迎面而来。清澈的江水依旧,只是岁月的痕迹,已经悄悄的印证在了脸上。在美景面前,20岁那时可能会冲动,今年,我30!
轻松的上到二郎山山腰,花上大约5分钟穿过那长达4176m的公路隧道,就是阴阳两重天的真实写照了。在二郎山东坡湿润的气团的滋润下,植被生长挺拔,郁郁葱葱。而在二郎山隧道的西口,大渡河下段的河谷,则只有一些旱生植物群落稀疏的分布着,远处海拔4000米的高山上,杜鹃灌丛和草甸延向雪峰,强烈的阳光让我脱下了外衣、带上了墨镜。阳光、雪山和身上的短袖,一个奇妙的组合。
常走这条线的朋友都知道,这条路的代号是318,换算成文字,就是大名鼎鼎的天路-川藏线。
向下,再向下,车子已经在大渡河湍流的陪伴下穿行在大渡河峡谷的谷底了。江水冲击巨石飞溅起来的朵朵浪花更加映衬出泸定桥的险要。今年是泸定桥建桥300周年,也是红军飞夺泸定桥70周年纪念。此刻,怎么也应该停下车来,对过往,默默的行个礼。
过了泸定,就算是进入康区了。一路向西,一路向上,海拔在不停的上升。路过溜溜的康定城,翻过4298m的高原之关--折多山。在余晖的映照下,路旁的藏房渐渐多了起来。了了炊烟升起,那小桥,那流水,无不在说明,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已经到了。
在百家乐停好车,走到对面的空地上。卡拉卡尔(蜀山之王—贡嘎山的藏意)再次与我不期而遇。我知道这里是与他相会的好地方,这不,我又一次来了。

在城市生活,卻做了一份游走四方,眾人羡慕的工作,旅遊! 玩味天府 體驗西部 叩叩:肆貳玖捌陸叁陸捌玖

0

主题

473

帖子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走過那一段美麗

Rank: 4Rank: 4

积分
510
注册时间
2005-8-24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2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517微信小程序
2005年10月14日
新都桥的早晨已经有些许的凉意了。踱出房间,路旁的杨树在晨风中依旧坚韧的屹立。新都桥的美,也多半有这些杨树的功劳。想当初修建川藏线的士兵们,是没有想到自己亲手栽种下的杨树,会成为现代摄影家们津津乐道的一道景致吧。
  左转,在百家乐的外边给马儿添满了口粮,今天预计到达高原之城--理塘。在康区,是中国石油的天下,93号油基本上都是能够保证的。再往里面走,油价就不会与城市接轨了,会越来越高。
  高原上的山,永远都是那么的雄伟。高尔寺山出名,除了过去有杀人越货令过往车辆客商不敢走夜路的“响马”以外,路面窄而弯道多,也是它的特色。不过高尔寺山上也真是出景致,真应了那一句话“无限风光在险途”。去到高尔寺山,我自然会去面见贡嘎--与王者做一番对话。
  高尔寺山上的黑石城,是拍摄卡拉卡尔绝佳的几个地点之一。在海拔超过4500m的高尔寺山上,有多处面积巨大,用石块堆砌用于祭拜贡嘎山的石柱、石屋,尤如座座神秘的城堡。这些由山谷寺庙中历代喇嘛们背石而上垒砌起来,在高山顶上经历了无数风雨的“图腾”,给雄伟的贡嘎雪峰更增添了不少神秘的气氛。曾经看到网友这样的去评价到“到了坡顶,我马上认出了这里,就是国家地理杂志上所说的--黑石城。用砾石堆成了大大小小上百座的玛尼堆,中间是一个房子的样子,经幡在风中飞舞,我站到一个高点举目四望,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只是一种震撼的感觉,在这无人的山巅上,四周、远处全是连绵不尽的座座雪山,我极力去寻找那蜀山之王—贡嘎山,但是它只露出了腰身,不肯把面纱撩去,可能还是我们的缘分未到吧。”足可见黑石城的魅力所在了。
  黑石城向东望去,贡嘎山的金字塔型山峰清晰可辨。贡嘎山作为中国内陆最高的山峰,为横断山脉最高峰,也是四川第一高峰,高度达7556m,被尊为“蜀山之王”,关于这座山最早的记载见于唐朝史书:“素龙山如银白丝帘”,“素龙山即贡嘎山。”
  不停的拍照,不停的对着贡嘎默默的说着心事。在空旷的山顶,人在城市里的一切矜持,都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的走进黑石城,除了去感受贡嘎的伟岸之外,还得给自己找点乐子。要欣赏自然的美景,还真得学习点自然的知识才行。这不,我就在大方向明确,小视角错误的情况下,在下山途中冒失的闯进了黑石城山坡上高原湿地,好在不是沼泽地,只是湿了鞋子。除了依旧看见不远处的土拨鼠在草原上欢快的跳跃以外,我甚至还在海拔4500以上,高原湿地的绒叶杜鹃丛中发现了一只青蛙。
  走了吧,我还会回来的。一路向西,走过小山城—雅江。雅江最有名的,怕还是进城时那段40余米长的隧道了。看似简陋,却是比利时人在100多年前开凿的,估计也能算是茶马古道上最早的一条隧道了吧。
  过了雅江,继续翻山。这一次的大山,是连在一起的剪子湾山(4659m)和卡子拉山(4718m)。两山的垭口都开始有薄薄的积雪了,好在身体能适应高原的环境,车子也足够让我放心。在卡子拉山上有一个雷达站,难以想象的环境下竟然有我们的子弟兵在高原的深处默默的为过往的飞机导航。这不是在电视里,而是真实的在眼前。每次过这个路段的时候,都是远远的挥手、鸣笛,向共和国最可爱的人致敬,这次,也不例外。
  快到理塘了。在雅江与理塘的交界处,好好的犒劳了一下自己的肚子,这里有高原才出产的的高原黄鱼。依照在外吃饭扎堆的惯例,照例选了地处桥头人气最旺的鱼庄。
  在进城前的路中央,修有一个很有特色的牌坊,在上下两层坊檐下分别镶嵌着藏文和汉字,写着“世界高城理塘”。理塘县有4014米,是真正的高原之城。理塘的名气除了海拔高,还据说这里是七世和十世两位达赖的转世之处。这里除了有美丽的毛垭草原外,还有长青春科尔寺。
  长青春科尔寺,也称为理塘寺,是康巴第一大格鲁派寺院,曾有称曰:“上有拉萨三大寺,下有安多塔尔寺,中有理塘长青春科尔寺”。在1581年(第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开始修建,第二世香根活佛时期发展迅速,目前是康巴地区唯一能授格西学位的格鲁派寺院。
  这里,也是我今天旅程的终点。
在城市生活,卻做了一份游走四方,眾人羡慕的工作,旅遊! 玩味天府 體驗西部 叩叩:肆貳玖捌陸叁陸捌玖

0

主题

473

帖子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走過那一段美麗

Rank: 4Rank: 4

积分
510
注册时间
2005-8-24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2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517微信小程序
2005年10月15日 星期日
 理塘的夜空很美,很宁静。似乎上了高原,离星星真的要近不少,看得都是那样的真切。每年都会上高原来走走,也会看到高原上新兴的一些变化。当地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却是环境的恶化和人性的缺失,真的是旅游大军走到那里,那里就会有这样的状况。对这样的情况很无可奈何,毕竟这是国情,毕竟我们的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在看来,我们还得“退回去”不少,用老祖宗的知书达理,谦和礼让来让这个浮躁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平静下来。
  今天决定往稻城方向走。一来318线巴塘竹巴笼一带路况算不上好,而且上次去探寻岩羊的时候也已经走过。二来金秋是稻城亚丁一线最美的时节,何不去沿线的朋友家走走,也算是串门了。
  打定主意,给沿线的朋友一通电话告知大致抵达时间,然后马儿迎着高原的阳光,再次踏上征程。
  高原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从毛垭草原上山后,雾气开始慢慢代替了阳光,车速也不得不慢了下来。这下子,沿途的景致怕是要打点折扣了,我心里想着。过了兔儿山(4696m,山顶的两块巨石和下部真的神似兔子的耳朵和脑袋),接着又是海子山。海子山在甘孜州至少有两处,一处是理塘至稻城一线的小海子山,另一处则是在318线理塘往巴塘的路上,通常说的大海子山。
  上到海子山上,阳光再次露出了笑脸。海子山出名,除了是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留给人类的古冰貌遗迹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山上有大大小小的海子(高原湖泊)1145个,这些高山湖泊如天使不经意滴下的眼泪,散落于嶙嶙乱石间,碧蓝如玉,晶莹剔透。海子山上的湖泊主要还是看降水的多少,今年比较旱,路旁好多海子的水量还不及往年的一半,这个看石壁上水线的痕迹就清楚了。只是眼前这般的情况,让我不住的想,兴伊措,我今天还能看见你吗?
  兴伊错,海子山最大的高山湖泊,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藏民视为圣湖。极目远望,天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自然景观绚丽磅礴,气势宏大。只是这般景致,必须找对角度才能好好的欣赏。我依旧在7**号路桩旁把车子停好(为了不让更多的朋友去打搅这方圣土,在这里述我自私了)。走下车,一股清凉得有些凉意的山风迎面而来。每次走到这里,都有一个愿望,想走到兴伊措的旁边去亲手触摸一下“天使的眼泪”,不过在空旷寂辽,怪石林立的海子山上,随便一块大的石头都是能遮掩住一个人的。更何况从下路到兴伊措的道路要步行4个多小时,想想我去年曾在海子山上撞死过一头狼,想想今天还是孤身一人前往。算了吧,这一次,又只能与“泪海”擦肩而过了。
下得山来,经过奔波寺,经过桑堆。让桑堆出名的红草地已经凋败了。接着走,前面是著杰寺。不得不说说这两座寺庙,在这里,大自然的生灵和人类是多么的亲近。
  依山傍水的奔波寺藏语意为“草坝之边”之意,因建在桑堆大草坝之边的神山下得其名,建于南宋淳熙五年,创始人为白教大师噶玛巴.都松钦巴。用糌粑的喂养河鱼是奔波寺的喇嘛每天的必修课,长期以来,奔波寺的鱼甚至对藏语形成条件反射,每当听到喇嘛的呼唤,如织的野生高原黄鱼便阿蜂拥而至。鱼儿毫无畏惧地穿梭在人的手指间,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在这一动、一静中达到了极致。
  著杰寺距稻城河谷约3公里,寺庙所处的山坡并不陡峭,无论是周边的景色、寺庙的规模都无法与奔波寺同日而语。让著杰寺出名的是生活在寺庙背后树林中的一大群野生藏马鸡。
  寺庙里的喇嘛每天按时投食饲野鸡,这种人与动物和平共处,是著杰寺千百年来一直承袭下来的传统。到了投喂时间,喇嘛端着装有青稞的盆,来到寺院大殿前的坝子,吹几声口哨,几分钟的时间,体形肥硕,色泽艳丽的野生藏马鸡便会不约而同从寺院背后的灌丛中或飞或走地来到铺着青石板的大殿,接受僧人的食物。听喇嘛讲,著杰寺僧人喂藏马鸡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每天早上的7点,下午5点,这已经成了高原上的一副美丽的画卷。
  过了稻城,在城外的傍河边上抓拍了几张金秋的杨树。尽管稻城步步皆美景,但这里才是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上万亩的杨树在金秋时节一片金黄,黄中还透着红,站在山腰上鸟瞰这景致,足以令人激动得眩晕了。
  在傍晚时分,终于走走停停的到了朋友老屈家里。这已经是在亚丁村里了。还没来得及坐下喝口水,就看见夏诺多吉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天啦,进来了这么多次,还是第一次遇上。快步上到4楼的楼顶,拍下了暮色中的夏诺多吉神山。
在城市生活,卻做了一份游走四方,眾人羡慕的工作,旅遊! 玩味天府 體驗西部 叩叩:肆貳玖捌陸叁陸捌玖

0

主题

473

帖子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走過那一段美麗

Rank: 4Rank: 4

积分
510
注册时间
2005-8-24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2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2005年10月16/17/18日
  在亚丁神山的脚下,过的日子,是否也能算是神仙般的日子啦?我又一次背上行囊,走进了神山的怀抱。
  今年是藏历的木鸡年,所以藏区各地前往亚丁朝觐三座神山的藏族同胞也是络绎不绝,一波接一波。在前往洛绒牛场的路上,我就遇上了很多这样的群体,或是整个家庭一起,或是朋友三五成伴的前往。
  转山,是藏族同胞最常采用的一种朝觐方式,在他们心目中,只要绕着神山走上一圈,就可以解除自己身上的某些罪孽。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他们心中对信仰一种最彻底的一种祭祀。那些五体投地一路走来的人们,那些倒在朝觐的路上再也没有起来的人们,当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去丈量着这片雪域高原的时候,我这等的凡夫俗子是无法走进他们心灵深处的。
亚丁,被誉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它的景致保持着在地球上近绝迹的纯粹。在洛绒牛场,三座神山以品字形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和左右,这就是驰名的“三怙主雪山”――念青贡嗄日松贡布,意为终年积雪不化的三座护法神山圣地。三座雪峰拔地入云,终年白雪皑皑、遥相呼应、直逼云天、摄人心魄。据佛教典籍《圣地咱日山密籍》上记载:在世界佛教24座圣山中,它排名第十一位,属众生供奉朝神积德圣地。《三怙主雪山志》记载:法王葛吗巴曾赞颂“一切之主是三座怙主雪山”。据历史记载,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为贡嘎日松布开光,以佛教中除伏主人翁的三位一体菩萨:观音、文殊、金刚手分别为三座雪峰命名加持。
  北峰仙乃日(观世音菩萨),海拨6032米,看似观世音菩萨禅座于莲花之上,手持宝瓶,乘祥云而来,慈目注视脚下仙境。
  南峰央迈勇(文殊菩萨),海拨5958米,晶莹剔透,清秀峻美。
  东峰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海拨5958米,雄健刚毅,洒脱飘逸。
亚丁还有一处景致,也是大名鼎鼎但是却异常艰苦的一个地方,天堂与地狱间的隧道――卡斯地狱谷。
  卡斯地狱谷,是佛教典籍中提到的世界八大寒林(尸林)之一的地方,是人类肉身由凡界进入天堂的必经之路。“神山在望,穿越十八层地狱,你便到达了天界”。
  从牛奶海转而右行,围绕仙乃日前行,山势陡然下降,人实际行走在仙乃日的山腰上。到达4500米的垭口时,原本晴朗的天空一下子下起了冰雹,整个空间弥漫着浓重的雾气,仿佛是走在另一个世界。山下就是狭长深邃的地狱谷,从上往下望,谷中风走云动,雾霭朦朦,嶙峋怪异的山峰时隐时现,让人望而生寒。藏族同胞称这里为审判台,人死后,需先由这里审判后才能决定来世的去向。不过,我的此次行程也到此结束,恶劣的天气让我放弃了在景区宿营的念头。登山界的名言说到,“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尽管放弃一次很是可惜,但是能胜利的下山,才是最后的胜利。
    在亚丁的日子,是悠闲的;同时,也是对心灵的一种洗涤吧,我一直都这样认为。在雪山,草原,湖泊,森林的怀抱中,生活简单而惬意。在这里,连手机的基站都是太阳能的,风儿带来云彩的时候,绝对可以帮我免掉一切世俗的烦杂,坐在老乡家的房顶上,面对神山,静静的发呆。藏房的楼顶上,大多有一层一层原自天然牧场的草皮,铺在地上,踩上去软软的;也会在阳台的围栏放上一圈,天然的花园就形成了。
    感谢大家一直的关注。大香格里拉沿途的美景需要自己的眼睛去欣赏。所以,最美的风景,不在熟悉的路上。我相信无限风光在旅途的格言,要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出发吧。在亚丁景区的三天中,没有电,也没有信号。回放得有些慢,请大家谅解。
在城市生活,卻做了一份游走四方,眾人羡慕的工作,旅遊! 玩味天府 體驗西部 叩叩:肆貳玖捌陸叁陸捌玖

0

主题

473

帖子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走過那一段美麗

Rank: 4Rank: 4

积分
510
注册时间
2005-8-24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2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2005年10月19日  稻城-德钦
  稻城亚丁的三座神山,被誉为香格里拉地区的地标。今天,我从稻城启程,神山在车后,已经渐行渐远了。
  从稻城出来,在桑堆小镇左转,就是去到乡城的公路了。这是一条很好走的油路,在翻越无名山和马熊沟的一路上,车子很少,往往是一个小时才能遇见一辆来往的车辆。在山区行车,有来车就是好事情,至少证明道路是通畅的,没有遭遇泥石流或是塌方。这一点,在山区的雨季显得尤为的重要。还有一个窍门可以告诉大家,在雨季行车,看看身边河水的颜色,也能分辨出上游是否有降水,大致有多大,这样一来,对是否决定再向前走是能起到很大的参考作用的。
  车到乡城,加油后继续走,我今天要赶到德钦去,所以路上能悠闲的时间怕是不多。出乡城翻越4320m的马鞍山,这一路上开始都是山了,车子就像是在波浪里行进一般,一会在浪尖一会在谷底。车到得荣,出城后一条不大不小的河就伴随在左右,河水在峡谷中穿行,开凿在两岸崖壁上的茶马古道遗址还会时不时的显现一段出来。这条绵延盘旋的小道,当年不知承载了多少藏汉民族的智慧和贸易。时至今日,一路上都还能不时的见到驮队的身影,只是相比过去的马帮,现在更多的是短途的赶集了。
  走在空旷的山谷中,车速也比较快,路上用于排水的U形路面让我和马儿一起做了好几次飞跃,车子被路面抛起又稳稳的落下那种感觉真是有点像在拉力比赛的现场。出得荣县城不久,在一座名叫“曲宗大桥”的岔路口,就算是进入香格里拉大峡谷了。在这里,能看见真正的泾渭分明,左侧因含沙量大而浑浊的金沙江水和得荣流下来清澈见底的河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黄一绿的江水,在山谷中煞是好看。根据我的推断,从这个岔口过曲宗大桥后应该也能到达德钦,不过地图上没有这条看来很新的路。在荒无人烟的山谷里,想证实这个问题也太过困难了。
  香格里拉大峡谷,被中甸旅游部门冠以这个既大又空的名字;而在四川段,得荣的旅游局又给它以“太阳谷”的包装。其实一直一来,这里都被当地居民称作是月亮弯。不管名字怎样,香格里拉大峡谷的美是绝对的。这里终年都吹着焚风,令两岸的山坡上,只有极度耐旱的仙人掌才能生长。在这里,海拔的高差在3000米以上,山谷中热得跟非洲一样,山顶上却已经有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行至奔子栏,右转过金沙江大桥,就算是离开四川进入云南境内了。在奔子栏小镇上匆匆吃罢已经晚点的午餐,心切的往德钦方向赶路。在出奔子栏镇10km后,路的右手面观景台上照例有旅行团的游客站在那里谋杀胶片。我也停下车来,再次去看一眼美丽的“金沙江第一弯”。因为刚才在香格里拉大峡谷里穿行的时候,我看见了月亮弯水电站大坝选址碑,同时一部分工作洞、引水洞已经在开始施工。我开始明白为什么峡谷里会有40公里的碎石路了,那是以后会被水淹掉的库区。呜呼,美丽的香格里拉峡谷,若干年后,我们就看不到你了。
  快到德钦了,在德钦看梅里雪山,最理想的位置不是未进德钦前8公里的观景台,而是在出德钦县城10公里的飞来寺。在飞来寺前的平台上看梅里雪山,是很享受的,尤其是在早晚时分,不过此时,在车灯的陪伴下,我只能期待明早的朝霞了。
  飞来寺,依正乙山山势拾级而建。飞来寺的建造及命名,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建寺时选址原定在现址两公里以处的地方,全部用料已经备齐,就在破土动工的头天晚上,柱梁等主要建筑材料不翼而飞,住持和尚派人寻踪追迹。找到现址时,发现柱梁已按规格竖好,且无大殿的后梁后柱,从头以为这是神意,于是遵照神意把寺建于现址,并因柱梁飞来自立,命其为“飞来寺”。如今,站在豆温村边远看飞来寺,确有欲飞之势。山峦叠宕,森林茂密,云雾缭绕之中显现的古寺,有斩云断雾之姿,更有凝而不变之影,真是“悬崖陡处辟仙台,琼楼玉宇屹正乙”。
  不过,还是早早的睡觉了。今天德钦全县停电,飞来寺也不例外。这恐怕是天意,要我好好的休息,不能上网传资料了。

附:梅里雪山资料
  梅里雪山属横断山脉,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饮县和西藏的察隅县交界处。梅里雪山属于怒山山脉中段,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它逶迤北来,连绵十三峰,座座晶晶莹,峰峰壮丽。
  梅里雪山既有高原的壮丽,又有江南的秀美。蓝天之下,洁白雄壮的雪山和湛蓝柔美的湖泊,莽莽苍苍的林海和广袤无限的草原,无论在感觉上和色彩上,都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
  梅里雪山北与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连接,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称为太子十三峰。十三峰中最高的卡格博峰,为云南第一高峰,海拔为6740米。
在城市生活,卻做了一份游走四方,眾人羡慕的工作,旅遊! 玩味天府 體驗西部 叩叩:肆貳玖捌陸叁陸捌玖

0

主题

473

帖子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走過那一段美麗

Rank: 4Rank: 4

积分
510
注册时间
2005-8-24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2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2005年10月20日  德钦—盐井
  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来到飞来寺之前,我就已经站在空旷的地方了。飞来寺往西数百米是远眺梅里雪山的极佳处。这里建有一座望山亭,备有望远镜供游客远眺。观山台是拍摄梅里雪山全景的最好的角度,从南到北,可以看到面茨姆、吉娃仁安、布迢松阶吾学、卡格博、玛兵扎拉旺堆、奶日顶卡、粗归腊卡等山峰。早晨第一缕阳光把山顶映成金色的时候,是按动快门最好的时刻。
  今天开始,听说路就不好走了。从德钦到芒康的230km,据说全是土路,但是是碎石路还是泥路,走那算那了吧,也只能这么着了。
  走出飞来寺,翻越4200多米的红拉山,车子就在澜沧江的陪伴之下了。在三江并流地区,想想这个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昨天,我还在金沙江的左右穿行中走完了香格里拉大峡谷。
  路况真的不好,大多数是搓板路+碎石路,再加上大货车过后漫天的灰尘,行车不能开窗看景真是一种遗憾。这种路在云南当地被成为三跳路,“车在路上跳,人在车里跳,心在怀里跳”,形容得倒也真是十分的贴切。都说云南路好,其实也是云南重视旅游业的原因,只要是通往旅游景点的路,那都是油路,不过到了滇藏公路上,就是另一回事了。
  滇藏公路,1974年建成通车。南起云南下关,经剑川、中甸、德钦,北达西藏芝康,全长714公里。它北接川藏公路南线,是四条入藏公路海拔最低的通道。不过,如今的它被破坏成现在这个样子,我真是没有想到。我想,要是7--8月的雨季时我来到这里,再加上塌方和泥石流,岂不是更惨。
  在路上折腾了六个小时走了110公里到达盐井,决定今天不再继续走了。盐井在地图上是一个滇藏交界的小乡村,又名纳西民族乡,属于西藏芒康境内。这里有国家级的滇金丝猴保护区,曲孜卡温泉也是相当的出名。不过盐井最让人着迷的,还是它那流传至今的采盐工艺。
  离开大路,顺着山崖边的一条机耕道,我找到了老乡告诉我的一个当地盐场。这里位于澜沧江的江边,滔滔浪花就在脚下绽开。盐场是建在江边的吊脚平台上的,一根根插进江水中的柱子支撑起了整个晒盐的平台。采集卤水的工艺也是最最古老的那种。从江中取水灌入深井中,再把混合有盐的卤水一并提起来晾晒在悬空的晒盐平台上。看着这惊心动魄的盐业生产场面,我终于能够去理解—盐,这种在平常生活中已经很平常的佐料,在茶马古道的赶脚人眼里具有多重要的地位。
  盐井的美是自然的,人文的东西在我看来则更加的有意义。出发前,便听朋友介绍过芒康的几大特色:一是芒康县曲孜卡的天然温泉及其浩洗浴疗养院;二是盐井乡澜沧江边天然盐田的红、白晒盐;三是芒康县的有名小吃“家家面”。据说,凡去过那里的人都要饱饱吃顿“家家面”,算是走过芒康。
  到了芒康入乡随俗,晚餐就是盐井有名的加加面,一只二两的碗,盛上大约五钱已经拌好佐料的面条,一口就能吃上一碗面。然后再让老板不停的加,直到吃饱为止。姑且不说面的味道是多么的香醇地道,就是这独特的吃法也足以让我打开眼界了。“加加面”的独特香味全在于当地称之为“琵琶肉”的汤卤。所谓琵琶肉是滇西、藏东一带藏族加工猪肉的特殊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猪宰杀后,取出内脏剔去骨头,沥去血水,以花椒、辣椒、草果等香料拌盐里外涂抹,将肉整体缝合或捆绑结扎,再以石板加压腌制,取出挂阴凉处任其自然风干,因其形似琵琶,故称“琵琶肉”。这样的图片我没有拍到,不过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有图片,我倒是也见过的。《滇南新语》称:“薄腻明珀,形类琵琶”。琵琶肉腌制工艺已有千年传统,制成后随吃随取,一两年不坏,且味道鲜美,色泽鲜亮,风味独具,可煮可炖,是藏家待客佳肴。
  关于“加加面”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这种面加工过程,边做边吃,全不象面馆小吃店里那样论碗计数,象自己家里一样随便,故叫“家家面”;另一说是一边做一边吃一边添加,故而叫“加加面”,我倒以为前一种说法更为贴切。或许“家家”、“加加”是当地语言中的另一种称谓。
在城市生活,卻做了一份游走四方,眾人羡慕的工作,旅遊! 玩味天府 體驗西部 叩叩:肆貳玖捌陸叁陸捌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517旅游网 ( 川B2-20080114 )

GMT+8, 2024-11-26 1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