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颜桔
号称“西南第一步行街”的成都红星路步行街自建成以来,确实游人如潮,川流不息,使广大市民及游客有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去处。可是那些刻在石壁上的“老成都”文字却实在不敢恭维。前段时间,市民纷纷反映,这些文化有错别字,一些报纸、电视台也对此进行了披露,近几天看来,有些错别字,如暑袜街曾写成署袜街,川流不息写成穿流不息,半入江风半入云写成半入江天半入云等等,已经得到纠正,可喜可贺。但总的看来,错别字没改干净,内容上使人费解的地方不少。本来有关老成都的内容大都取材于民国初年傅樵村编著的《成都通览》,傅老先生为博学多才的方志专家,从他的著作取材本来无可非议,但毕竟时隔太久,有的内容不加注释,照搬照套,一般人是弄不懂的,加上摘录有误,以讹传讹,难免成为文化污染。现将衣、食、住、行四部分有关问题分叙如下:
一、衣。
摘自《成都通览》(巴蜀书社一九八七年版)下册第70页衣服类。其原文是“凡省城之做现成之新女衣……做现成之男衣服……”这里将现成的成字写成了代字,成为“现代之女新衣……现代之男衣服。”这可能是摘录之误,如果有意将“现成”改为“现代”,则于理不通,容易与今天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相混淆,使人产生误解。
二、食。
摘自《成都通览》下册第261页,成都之炒菜馆及饭馆。其中“亦可送口,亦有售豆花者。”掉了一个逗号,成为“亦可送口亦有售豆花者。”紧接下来,吃馆子所用之名词:排到、免青、免红、油大、白提、甜子、带快、抱壶、黄丝、堆碗、代壮、随手。这些名词均系清末民初流行的,因时代久远,好些老成都人都不能完全弄得懂,也就别说新成都人,也不用说外地人了。如果大家看不明白,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这些名词后面最好要打括号加注释。
三、住。
摘自《成都通览》上册第303页,其中“大者每月房金约二十两以达三十两,小者亦自十元以至二十元不等。”原文摘录出来,好些游客在这里就会搞不清楚,房租咋一会儿是两,一会儿又是元,两和元是啥关系,一两等于多少元?这里涉及到银两与银元的比价问题,民国初年,银两与银元共同在市面上流通,一两银子折合银元一元四角零八厘五毫。20两银子即28.17元,30两则为42.255元。如果仅仅把一元改成一两,则不符合当时的市价,因一元银元只相当7钱多点银两,10元只相当于7.1两,20元只相当于14.2两。因此,要将银元改成银两,则应换算准确后再写出来为好。
四、行。
这部分内容取材于《成都通览》之外,但南方从宜宾进云南那条古道称石门道或五尺道或僰道。可惜将僰字写成了樊字。这是很遗憾的。僰人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现珙县一带的悬棺就是他们留下的遗迹,明朝时,僰人被官军剿灭,不复存在,但僰道却沿袭下来,宜宾在北宋之前就曾置僰道县。
以上是对步行街老成都内容的一些看法。既然老成都内容大都取材于《成都通览》,何不将该书上绘制的《七十二行现相图》刻出来,既通俗,又生动,又丰富,有关衣、食、住、行的图画不少,男女老少一看就懂,这样宣传老成都文化可能效果会好得多。我们长期住在红星路三段,衷心希望这条步行街不仅在环境上,而且在文化上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西南第一步行街。”
老朽多言,不胜惶恐,幸喜当今太平盛世,言者无罪,闻者足诫。失敬、失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28 21:42:5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