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畅游镇西山,驻路“相台山”
发布时间:2008-12-25 17:26:44 被阅览数:24次 来源: |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
镇西山在宋、明代时候叫“相台山”,这是诸葛亮派姜维驻军的缘故。公元前311年,秦在邛崃修筑高五丈周围六里的临邛城。城墙上不仅有“观楼射栏”,从城西到镇西山的沿途每隔十里建一个石楼,如有侵犯,击鼓报警。由此可见这座海拔1380米的山是成都西面的屏障。
告别石塔寺,就从大窖开始翻镇西山了。 现在的公路与以前的古道大体一致。古道是沿从镇西山流淌而下山间的河流而上。因为山的历史很长,河水的名字也就复杂了。它现名文井江;古名布濮水。(布仆水 、仆千水);(它与发源于天台山的白沫江。两江在马湖乡齐口汇流后,始称南河。
在班固于东汉章帝建初七年(公元82年)完成的《汉书》(地理志)里,有它最早的名字----仆千水。晋朝的《华阳国志》里变为“布濮水”。与它相关的还有蒲江,(蒲江旧属临邛。名字在秦汉时就有了。)蒲由濮、仆演变而来的。这一点明代学者杨升庵早就研究过了。蒲江水的古名当然也是仆千水、布濮水。
此名是与濮族相关的。参加过周武王牧野誓师的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族中,以濮族人数最多,故有“百濮”的称号。秦汉三国时,濮人遍及今西南各省区。布濮水沿岸就是濮族的地盘。据考证,古代居住于成都平原西南部临邛(邛崃、蒲江)、江源县(崇庆县)境内的邛人就是濮人。而且濮族与獠人也被有关专家考证为是一回事。所以在《寰宇通志》里称布濮水发源于獠界。
《元和志》称:“邛州临邛县,晋末,李雄乱后,为獠所侵,宋及齐梁不置郡县。惟豪家能服獠者,名为保主。”民国《邛崃县志》称:邛崃“自汉唐以来,频有番夷之患,杂以生獠”。有史书记载:东晋时,李雄据蜀,李寿勾引生獠盘踞邛崃西南诸山……萧范、萧纪于蒲水口立垒栅为城,以税生獠,名蒲口顿,蒲水口即今邛崃市回龙镇。民国《邛崃县志》称:“查元朝天下一统,止有八十九年。至元以前,邛州西南久没于夷獠”。邛籍清末学者宁缃称:“南宋以后,邛州西南半没于夷獠。”有口碑传说,邛崃南河坎以南地域,至汉、唐、宋时多为獠夷居地,或谓是汉夷杂居之地。
从大窖到垭口开车20多分钟就到了,一路虽然因为路烂有些颠簸,但山上保护很好的植被却很养眼。怪不得有熊猫出现过。以前邛崃的民谣里“有女不嫁镇西山,豆豆果果过一天。”就是说此处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据县志记载,宋、明之际,邛崃有“十八堡”的产茶区,相台(镇西山)就是其中之一。
2005年,邛崃政府为了充分发挥成温邛高速公路带给邛崃的“终端效应”,要启动天台山旅游环线邛芦路大窖至镇西山段水泥路改建工程。该工程全长8公里,建成后将打通与雅安、芦山县的通道。这一消息对我当然是很重要的。海拔1070米的镇西山垭口,是邛崃与芦山的分界地,垭口往左望去,会发现一块被一口咬了尖的巨大的西瓜牙。那就是海拔1800多米盛产茶叶的马牛山。
二
过了垭口不远就是绿野山庄,山庄的主人高开清(天全高土司后人)用了几十年的工夫在种了万亩的森林,把镇西山变成了休闲避暑的森林公园。为古道增添美景。顺着下山的盘山土路只要20分钟就到山下,路上你能俯瞰玉溪村,和它上游的玉溪水库。看见水库,我就想起了镇西山里用了4年时间打通的4836米长、高4、1米、宽3。6米的输水隧洞。这就是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玉溪河引水灌溉工程”的重要部分。在1969年11月---1978年1月的8年时间里光邛崃就动用10万人,45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417人伤残。这就是“双手劈开镇西山,打通玉溪河,引水灌良田。”的代价。对于镇西山,则留下了连接邛芦的15公里公路。当时此路不仅是大坝的施工道路,同时也考虑为川藏公路飞仙关一段的备用道路。
对于后人,湖面200万平方米、常年蓄水2000万立方米的川西第一大人工湖-----百丈湖,湖面800余亩,170万立方米的蓄水的------石象湖, 好像不应该陌生,玉溪河 的水穿过镇西山不但完成了芦山、邛崃、名山、蒲江四县83万亩的灌溉任务,而且造就了著名的风景区。
| 打印文本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