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呢,超级懒,旅游了不想写攻略,但是确实一路上看到想到的很多,也就凑合着抒发一下吧。 到藏区,我去了四次了。六年前到甘孜,走的雅安、康定、塔公、丹巴、八美环线,前年去了阿坝诺尔盖、红原,去年去九寨、黄龙,又跑了一次诺尔盖和红原,今年又走甘孜,经过了石棉、康定、新都桥、塔公、道孚、炉霍、甘孜县、新龙、理塘再到雅安回内江。转了好大一个圈,全程2500公里,全部自驾,跑的川藏线,是离西藏最近的一次。 首先说路。川藏线大部分为国道318。尼玛什么是国道?国道、国道,就是一个国家基本的道路。318丢脸啊,丢的不是四川的脸,丢的是国家的脸啊~从进甘孜开始,就没有高速公路了,是,修高速公路成本太大,山太高太大,肯定修路要亏本,收不起钱,没赚头就不修了么?大家就该冒生命危险爬大山么?国家那么多钱去买美国的烂国债,让美国人民条条大路是高速,还不如把钱拿这里修修318!没高速就算了,山路十八弯啊,那么高的山,那么陡的坡,那么大的落差,你把路面弄平点不行么?你把路面修宽点不行么?除了折多山和二郎山好点,其他的路面全是烂的,又窄又烂!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窄窄的山路旁没有护栏,路面全是一个接一个的大坑,下一点雨,坑里全是泥汤,每一辆车过去都扬起一场泥巴雨,司机还得慢慢找路开,注意着轮胎别压着大石头,一个翻身可就掉悬崖下了,还要注意别陷进坑里,陷进去就搁上了,就要全体人民一起来抬车,这次我们全体就抬了两回。这哪是坑车啊,这分明是坑爹啊! 即便是这么烂的路,骑自行车经川藏线到拉萨的人也络绎不绝。六年前的暑假,我们也翻越了318,当时路也烂,骑行的人寥寥无几,更没有专门为骑友设的旅店了,我们在折多山上碰到了几个骑友,另我们很是感到佩服和新奇。可如今,骑行川藏线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道路边车连车,人连人,各种鲜艳的骑行服,一眼望不到尽头,骑行旅社外更是一堆堆、一坨坨,点不稀奇了。我的感受是:物以稀为贵呀,骑友们,大家都能骑下来了,何必来吃这个苦呢? 然后说景。毫无疑问,甘孜州的景色确实漂亮。我来过几次了,但每次都由衷地对它的美景发出感叹。翻过二郎山,那山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当登上折多山的垭口时,远望宽阔而碧绿的峡谷,你会觉得心远天阔,想放声大叫。一路走来,新都桥的山路、道孚的民居、拉日马的街道,塔公的野花、龙灯草原的藏马、卡萨措里翻滚的大鱼、道路边金顶的寺庙、经幡……不同的山、不同的水、不一样的峡谷、浓郁的藏族风情让你不由自主沉溺于其中。怪不得听人说“走极品烂路,看极品风景”,看到了这些风景,也不冤枉自己走了这么远的路。 接着说人。这里的人当然指的是藏族人。藏族人聪明,但是因为封闭的环境使他们的接触的东西少,而险峻的山路使藏区的物资有限,所以,藏区显得贫穷而落后。但是,环境的改善,旅游的开发,汉人的大量涌进改变了藏族人许多。六年前,我们进甘孜时,除了康定的条件比较好,其他的县城条件都很艰苦,开发得少。当时比较洋气的藏族人用的交通工具最多的就是摩托车,一路都有康巴汉子驾着摩托,驮着山核桃啊蘑菇之类的货物飞驰而来,车上的音响震天吼,都是听不懂的藏族歌曲,自己买车的藏族人很少,也没看见什么好车。当时我们找了一个藏族小伙子泽郎当导游,他是八美的,很有经济头脑,算藏族人中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他自己买了辆面包车专包给汉族人当导游,一边带汉人进更偏僻、风景更好、没有开发的藏乡,一边带山寨手机进去,眨眼就卖给不常出门的同胞,凭着自己的本事,家里修起了大房子,圈了个大坝子,我们路过他家时,他指给我看了他家的房子,在方圆十里,都是最漂亮最大的。而这次进藏,我们发现,藏族人如今常用的代步工具是汽车了,而且品种繁多,大部分是越野车,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很贵的越野。我们到拉日马的途中就碰到了拉日马最大的活佛---窝萨。他随身带着一个翻译和一个司机,很是亲切地和我们照相,据说在拉日马没有人不认识他,这个我们倒没试验,但他坐的车就是一百多万的丰田陆地巡洋舰,看得我们直咂舌,藏区的和尚真有钱,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的地位在藏民心目中恐怕比共产党的官员地位还高吧。其实想想,藏民买汽车也正常,接触外面的事物多了,藏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藏民也不是一味地把所有的钱都捐给佛祖了,一辆四五十万的越野,人家卖五十头牦牛就可以了,一个夏天过去,一辆越野就出来了,多大回事儿呢。手机在藏区也基本普及了,连藏族老大爷都在用,一路上,看到了不少藏族女孩子在打电话,用的是三星啊,爱疯啊之类的,已经很少有用山寨版的国产手机了,我只能感慨:藏区的变化真大啊! 停停走走,走走停停,一路颠簸,一路欣赏。我们遇到的困难颇多,甚至有时已经危及生命,但惊险过后,更多的是对美景发自心底的赞叹,对快乐的回味和对藏区生活的喜爱,总之,一句话,不虚此行!
2013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