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本帖最后由 大河蜿蜒 于 2016-7-27 17:44 编辑
“鸡冠朝艳”摩崖石刻落成感言
在古黎州版图中央,有一座山叫鸡冠山;在鸡冠山有一胜景,叫“鸡冠朝艳”。千百年来他被人们所敬畏、所膜拜。
关于“鸡冠朝艳”
“鸡冠朝艳”是汉源旧时“清邑八景”之一。后域乡境西的鸡冠山,山体高峻,主峰海拔3640米,峰峦嵯峨,危崖陡峭。每当旭日东升,夕阳返景时,从九襄西望,山体半轮,峰巅凹凸微颤,酷似鸡冠,故名“鸡冠朝艳”。境内麓坡上的“铜钟”、“卧僧”二峰,可示晴雨,故有“晴钟雨和尚”之称。
“鸡冠朝艳”的记载,最早可见于《雅州府志》(清乾隆四年(1739)曹抡彬纂修)形势志,列于清溪县八景之尾。在该府志艺文志六言古诗中,载有失名作者“鸡冠朝艳”诗作:屏列鸡冠似绣,起看万片霞飞。降帻鸡人报晓,况当旭日朝晖。据雅安史地专家曹宏先生注解,汉源八景出自明代无名氏所作《黎州八景》,旧本散佚。
《清溪县志》(嘉庆己未(1799)刘传经纂辑)山川志中这样描述鸡冠山,“每旭日初升,颓阳返景,山颤颤如鸡帻。若冬春之交,积雪如白镪,觉崑岗瑤圃,去人不远。上有池,池中每起冰雹为民害……。犹有一峰,望之如僧礼佛状。云罩顶则雨;横足则晴,故又名雨和尚也。”
清代至民国,邑人对“八景”的膜拜达到顶点,民国版《汉源县志》除了介绍“清邑八景”,还收录清邑学博杨楫、邑拔贡张应台、邑人马世勋等人“鸡冠朝艳”诗作,流传后人。
明初移民运动对汉源文化的影响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取得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明代推行卫所屯田制,体现了朱元璋“寓军于民”的军事思想。该制度发端于元末,正式建立于明洪武年间,兴盛于明仁宗时期。卫所制融汇了唐府兵制的建军思想和制度特点,把按卫所编制的世袭服役军士与屯田紧密结合,以保证充足兵源,屯田自给,减轻大明的养兵负担。
史载明初秦楚填蜀,七姓军籍戍守大渡,爱国将士接踵南来。或官千户而安业,一时编户齐民,秦楚居者十之八九焉;元未,今湖北麻城市李、姜、黄、任、瞿、蒋、张七姓子弟随朱元璋起义;洪武四年,随大军征战川滇,洪武十四年镇守黎州大渡河龙潭口。以李文富为首的“七姓屯军”于今九襄,富林,宜东一带插牌占山,屯田戍边。除“七姓”移民外,明初移民汉源的其它九大姓氏均“官千户而安业”,民国版汉源县志统称“七姓九所”,今天后域乡村民,多数为其后裔。
明洪武二年,我族始祖那核公自安徽省凤阳府寿州沿河乡以武职从戍来蜀,继又镇黎大渡任千户所之职。公精韬略善用兵,朝野上下咸庆得人。三代世袭千户所职后,弃武从文,人才辈出。六世祖,明代隐士孙山泉,隐居鸡冠山下孙家湾,善创业存善念,施资建造白云庵;十五世祖,光绪恩贡孙仕江,崇尚儒学,热心公益,光绪丙申年参与由举人马世勋主持的清溪县志纂修。同治九年,与拔贡黄体诚,张大成等十余人,向县衙呈请清溪文庙重建事宜,并与张大成、郭应宣主持修建,和衷共济,历经十年。
可以想象,数百年前“七姓九所”先祖们翻越大相岭、迁徙黎州故地的情景。从他们簇拥晨光,沐浴春晖,眺望鸡冠山的那一刻起,移民运动与地方文化之间就产生了关联。随后有了“鸡冠朝艳”诗作出现,有了人们对大山的敬畏,和以鸡冠山为主体的精神文化膜拜。
“鸡冠朝艳”,汉源人共有的文化记忆
我们的祖先,来自前明军户。他们身上流淌骁勇的血液,躯体固化尚武基因。通过“鸡冠朝艳”载体,在我们身上世代相传。
他们有勤劳的双手,屯田驻军,拓荒戍边,创造出古黎州农耕文明的典范。那块块农地、层层梯田、座座商铺,无不浸润先人汗水,通过“鸡冠朝艳”载体,向我们传承吃苦耐劳的精神。
他们所处的时代,乡邑民风纯朴,大地田园牧歌,充满温情与祥和。乡党知书达理,乡绅儒雅博学,传播文化,公益乡梓。“耕读传家”、“地接芳邻”、“君子攸宁”等,门庭高悬。是“鸡冠朝艳”载体,传递先人情怀,张扬故地风雅。
“鸡冠朝艳”,刻石祭父。也祭奠汉源的先贤
二零一五年,孙氏十八世裔、我的父亲孙登一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二岁。他是我生命中最亲近的人,我们在一个房檐下度过五十三年的时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遭受政治迫害,整肃回乡,独身一人抚养我们长大。他教我劳动技能,割蒿草、捡牛粪,每天傍晚,我们一起迎着鸡冠山霞光回家。
一年来我寝食不安,心中只有一个愿望,把父亲书写的“鸡冠朝艳”作品,镌刻到鸡冠山顶,作为永久的纪念。这一想法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支持,和规划认可。今年七月十五日,经过组织施工,克服困难,终于在海拔三千六百米的山顶,自费建成“鸡冠朝艳”摩崖石刻。
“鸡冠朝艳”半轮生辉,他是汉源移民文化的见证;或悲喜、或荣辱,编织起我们共同的记忆。宇宙浩瀚、生命无形,“鸡冠朝艳”,先人回家的路。
二〇一六,刻石祭父。从广义来讲,也是祭奠汉源的先贤!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五日
石刻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汉源鸡冠山,北纬29.45度,东经102.48度,海拔高度约3600米。距庙坪线路125米,方位角东偏南25度方位。
石刻相关:
尺寸。刻字有效高度438厘米,有效宽度150厘米(含题款印章)。
刻字内容。右上,“泥巴山人”印章;中,“鸡冠朝艳”大字;左下,“孙登一书,年九十二”题款印章。
石壁。后仰10~20度,表面平整,质地坚硬,无水缝,背风挡雨不易风化。
石刻书法题字:孙登一晚年遗作
出资组织施工:孙中大
现场雕刻施工:朱仕勇石工团队
施工运输配合:郭治福民工团队
后勤医疗保障:驴行汉源网曹筱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