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九顶山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和德阳市交界处,地处茂县境内的前锋、石鼓、南新三乡之间,与绵竹清平接壤,占地402平方公里;属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的岷山山系龙门山脉中南段,雄踞于龙门山脉群峰之首,地势呈西北向东南纵贯渐次降低之势,境内最高峰为九顶山狮子王主峰,海拨4989米(简称4989峰),另有九顶山主峰4969米(简称4969峰),最低海拨为750米;九峰顺次排列,状若龙脊。
在四川可以攀登的雪山中,九顶山不如其他雪山名气大,如:四姑娘山、贡嘎山、瓦屋山、岷山主峰雪宝顶等。但有其独特的魅力,可以说是养在深闺人未知,逐步为广大登山爱好者所熟悉。
登山按照攀登难度,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级为四级,即专业级。九顶山被确定为一级,即入门级。绵阳终极户外提前一个月在网上发布了登顶招集令,组成了17男6女的登顶队,队员之间实力大致相当,但户外经验和身体素质相差较大,这一点稍候介绍。
5月1日 晴
今天的任务就是顺利到达石鼓乡,找到我们所要寻找的向导余加华家。早上八点在汽车总站乘上了绵阳至茂县的班车,正在施工茂北公路,经过一路的颠簸,下午1点到到达茂县,包车到茂县石鼓乡茶山村克都组的时候已是下午3点,(海拔2000米),很快找到了向导余加华的家里。正遇见也准备登顶的德阳尖峰户外俱乐部的11名队员在巷子里休息,互相摆谈了几句后,儿子余友强热情地带着我们到他家安顿下来,吃着去年的苹果,坐在猪圈屋顶上看着太阳落山,感觉真好。晚上主人家准备了丰富的晚餐,并介绍了九顶山的一些情况,大家一起做了游戏和跳锅庄,并由余友强的侄儿为大家教唱了一曲咂酒歌,大家很快就学会了这首九顶山的民歌,余加华的母亲还主动为大家唱起了古老的山歌,多是借风景反映劳作和生活的民歌,考虑到是第一次登山,晚10点,大家都拿出帐蓬和睡袋在客厅睡下,半夜还下了小雨。
5月2日 晴天
今天的目标是经过两河口,到达大坪宿营,计划时间5小时。
早上8点,向导余加华、余友强和几个背夫,带上干粮,准时出发。早上的空气非常清晰,山坡路两边都是各家的果园,老乡看到我们,都非常友好的跟我们打招呼。因茶山村是依山而建,一出门便是登山,还比较陡,没走多远,脚有点发软,可能是刚吃过早饭的缘故,还有个适应期。
8点45分,经过山腰上的赖都坪坝子来到了盐山梁子垭口,也叫宗渠垭口(海拔2300米),稍做休息后就进入一段8公里长的宗渠,山下的路名就是由此而得名,这是一段平缓的小路,位于整座山的半山腰,是一条当年化了20多万元修成、而今废弃的水渠。中间有三处危险地段,主要是滑坡和峭壁飞石地段,坡度有50度,路非常窄,我们非常小心的穿过,因为不是雪天,没有太大的危险;11点,跨过三道河水,来到了两河口,也就是两条山沟中的溪流合并在一起后流向岷江,看看身后的宗渠,绕过了一道道山脉,相当于从山前走到山后,绕了一大圈,山上的雪水汇流成河,顺着山谷向山下流去。两河口是一个交通要道,从这里开始就要登山了,方向是朝北上行。我们在两河口的大石包旁,吃了一点干粮,顺着两河所夹小山头的山脊,陡直向上行进,这时满山的杜已在盛开,红的白的花争相开放。下午2时到达大坪(3300米),大家放下行李,向导马上砍柴生火,并不停地催促大家搭帐蓬,看着晴朗的天空,大家不以为然,可是等多数人的帐蓬搭好时,天空就下起了雨,大家只有躲在向导搭起的塑料大棚里,山民都知道看天行事。雨稍弱,大家忙着拷衣服,过河时有几个人落在了水里,吃过晚餐,照例是忙着“杀人”,雨越下越大,大家钻进了帐蓬和向导们对起了歌。
5月3日,天气阴,有小雨
今天的目标是翻过4160米的平水梁子垭口,到达3700米的牛棚居住地,计划时间6小时。
早8点30分从大坪出发,随着登山高度的不断增加,山上的植物也在发生变化,这里的植物主要以桦树、高山杜鹃为主,杉树较少。走出石棺材(海拔3600米)后,植被越来越稀少了,感觉是钻出了原始森林,天一下变亮了,山势突然变陡了,取而代之的是山坡上遍地五颜六色的野花,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煞是好看,赶忙留影纪念。穿过山坡上两块黑色的巨石,我们到达了老雕石(海拔3800米),由于体力消耗较大,在原地休息片刻,看看远山的美景,此时离我们要翻的垭口还有400多米的距离。这时余大伯指着远处50米开外的灌木丛说道:去年山上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没有请向导,只身登山,三天后被一位上山采药的老乡发现死在那里了;看来登山不是冒险,安全第一。穿过杜鹃林,来到了垭口下,已经能看到头顶上垭口的大雾不停地在飘动,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此时山上的积雪像一条雪带一样一直延伸到脚下,我们需要在雪中翻过垭口,经过惊险的攀登,小刘还在半山腰表演了几个跟头,1点到达垭口,我们全部站在了平水梁子垭口(海拔4160米),我们23人中许多是第一次站在4000米以上的山顶,非常激动,兴奋得拍照留念,做着各种动作。垭口非常窄,不到2米宽,就像斧头的刀锋一样,自西向东连成一片,绵延数公里,高度普遍在4100米——4300米之间,向西延伸到九顶山的肩膀右侧,感觉好像站在刀口上,向东可看到一座4700多米高的雪山,在太阳的照耀下,威严险峻,与四姑娘山主峰一样的漂亮。
稍作休息之后,我们开始下山,这时已经能够看到今晚的住宿地——牛棚(海拔3700米)。其实牛棚并不是牛住的地方,而是上山放牧和采药人借宿的地方,条件很艰苦,处在群山环抱的平水河峡谷中的一片草甸上。下山的山坡上还有不少的积雪和较稀疏的青草,满山的耗牛(约150头)把刚长出的青草都吃得很短,牛粪满地都是,开始大家还绕着走,到后来也习惯了,随便踩,也环保哟,看来山谷也要禁牧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满山的植被。不过坡陡路险,没有路,深一脚、浅一脚,害得我们经常手脚并用,有人这时也出现了高山反应,队伍中长得最高的人上垭口和下垭口都是最后一个被大家带到牛棚,就这样下午2点20分,我们终于左摇右晃地到了牛棚。首先看到的是一群高山牦牛,有几十头,围在牛棚外,不肯走,看样子是来欢迎我们凯旋而归的。一问才知是从4200米的山坡上下来吃盐巴的,一般是一个月到牛棚一次,不喂盐巴是不会走的。
牛棚是由石头和泥垒成的小房子,不到15平方米,方圆几十里只有这里有房子,成了山里人唯一的住宿点,据说最高记录是一个晚上住了十二个人,简直受不了,让人感到窒息。晚上我们围着火堆烤火、烧开水、做晚饭,摆家常,听着房子外寂静的山谷里不时传来的鸟叫声和风声,感觉还好。不过由于房子较矮,只有一个小窗户,烟子散不出去,呛得我们直流眼泪水,无奈,向导在我们的营地中生起火,只有站在雨中拷着衣服和鞋袜。大家抢着吃了点米饭,(这几天都是这样,晚了就没有了,只有自己解决,领队应该提前和向导联系好)已是十点过了,其实吃饭的时候就有点打瞌睡,估计是这几天睡眠不够的缘故,赶快钻进睡袋休息吧。
5月4日 上午晴,下午大雨和冰粒
今天的目标是冲顶,登上海拔4989米的狮子王主峰。早上五点,屋外唧唧喳喳的鸟叫声和向导的叫声把我惊醒,帐蓬上已经结满了冰霜,起床后回望九顶山山峰,啊!一座金子般地仙山耸立在前方,马上拿起相机不停地拍照,过了几分钟,太阳的强光和大雾就轮流地掩住了山顶,也唤起了冲锋的希望,强迫自己吃下方便面,带上简单的干粮,其实也就是压缩饼干和水,早7点出发, 今天的线路是沿着南北群山所夹的平水河峡谷形成的U型槽的右边山岩崖边缘自东向西上行,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沿着河谷底走,山上有飞石落下,谷底的积雪下还有暗河,容易滑进去。按照惯例,为安全起见,冲顶应该早一点出发,山顶气候反复无常,时间晚了,无法把握。
前一段路程是昨天走过的漫长的草坡,坡度30度,没有明显的路,只有牦牛走过的印子,所以每个人走的路线都不一样,只要大方向没错就行了。穿过草坡往上,就完全没有了植被,九顶山复杂的地貌特征呈现在我们眼前,此时海拔在4100米左右,右手面挨着悬崖峭壁,左手面是山涧的平水河河谷和对面的群山,脚下基本上是大块大块的石头,就称之为乱石堆吧。我们跟着余大伯,踩着石头往上走,算是一条捷径,一路上还能看见岩羊的粪便,岩石很稳定,岩面50—60度左右,滚石可能性较小,应该比较安全。 走出乱石堆,紧挨着岩壁下的小路上行到一块巨石下的平台,约有七八平方米,此地海拔4400米,大雪已经非常厚了,联通的张伟一路上都在前面踩雪开路,余大伯只是在后面负责指挥方向,直到登顶都是我们的队员在开路,尖峰和向导都在后面跟着。路上还能看到地上躺着已经生锈的高射炮弹头,据说是对面绵竹方向打过来的炮弹。11点我们走到4989峰和4969峰的分路口下(海拔4500米),向左是一片35度的碎石坡,已经能看到山坡上一块一块还没有被融化的雪,到上面就能见到4989主峰的西北坡了。
这时大雾开始从山脚下向上弥漫,慢慢遮完了强烈的太阳的余光,晴天开始慢慢转阴了,余大伯也不时催着我们:雾天路上不能久留。脚下的路也变成齐腰深的大雪,很难走,容易陷进雪里,失去平衡,中途还要翻越两三座长200来米、坡度在35度左右的雪坡,为安全起见,不时用双手扶着雪,慢慢地上攀。由于海拔在4500米以上,头在一阵阵地痛着,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心跳加快,走了50米远左右就要休息一下,时不时做着深呼吸,尽量扩大自己的肺活量;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山中大雾弥漫,疲倦一阵阵袭来,主要是这几天睡眠不够;我努力强迫自己头脑清醒,做到安全第一,我不停地告诫自己要冲顶,要小心,要挺住。中午12点25分,走过最艰苦的一段,我们来到了狮子王峰的西北坡下(海拔4900米)。东边是悬崖,深不见底,向导说天气晴时能看见白龙池,山顶周围长年积雪,化雪期很短,夏季有间隔性的降雪,顶峰积雪化尽的时间也很短。
登顶之前,我们把所有的不需要的东西放下,只带上登山杖向200米外的顶峰冲击, 12点58分,我们向4989峰发起了最后的冲击。冲顶的路全部是厚雪,可以说深都在1米3左右,登山杖一插都能全部插入,余大伯说是全年雪最厚的时候,坡度在30度左右,流动性很大,走两步退一步,只有把脚插进雪堆里,才不至于滑落得太快,走得很吃力。我们前面的几个选择了垂直向上登,再横向上顶的路线,最后的几米是把全部的力量都用了出来,一只光手紧握登山杖,另一只光手插进雪里,手脚并用登上了顶峰。
下午1点30分,经过6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行程12公里,我们终于登上了狮子王顶峰,这里海拔4989米,是九顶山最高峰。山顶风很大,温度已经在零度以下,脚下有半米厚的雪,大雾一阵阵地从山下袭来;山那头是万丈深渊,看不清底;对面的4969峰也根本看不到,回望登顶的路线,心中一阵恐惧,横向的路线两米外就是已经悬出山体半米多的雪体。我们共有10人出发,其中一人中途有高山反应下撤,其余9人全部登顶成功,大伙之间没什么言语,只是在照相时才流露出登顶的自豪和狂嚣。登山是无人喝彩的运动,感觉不过如此,一切都显得很平静,也许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登顶的整个过程。大家拿出队旗和国旗争相照相。雾越下越大,下午2点10分,我们开始下撤。此时天空下起了绿豆大的冰粒,我们一个个坐在雪上高速滑下,双足已经全部灌满了雪水;登山鞋里面全部是雪水,走起来水在不停的流动,但又不能停下来,不然会结冰冻坏双脚,下午5点终于跌跌撞撞地回到了牛棚,算起下山时间,只用了上山时间的一半左右,速度应该是够快的了。
牛棚冒起了炊烟,天空中也在不停地下着雨,山下的队员已经煮好热汤,就着白饼子吃下晚饭后,在雪水河中冲洗了双腿,光着脚,换上所有的干衣服钻进了睡袋,此时大风大雨一直下到早上6时才停住,我们也只有在帐蓬中呆着,睡到第二天早,雨停后大风又把我们的外帐吹翻,无奈只有赶紧起来。
(后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