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论坛(旅游生活休闲)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8|回复: 0

香格里拉秋日游记-2002(五)

[复制链接]

0

主题

21

帖子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72
注册时间
2002-9-8
发表于 2002-10-27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517微信小程序
D7(09/27):香格里拉大峡谷
香格里拉大峡谷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回忆。
马老板的车技绝对一流,只三个小时,我们就开到了大峡谷。天气不错,虽然看不见太阳的脸,但是感觉得到它的存在。在入口处的餐厅就餐后,我们谢绝了马夫向峡谷走去。大峡谷的门票也是30,同卖票的人讲我们是学生,虽然他最初说没有学生票,但是很快就同意让我们两人购买一张票就可以了。这儿的人真的纯朴过其他旅游景点的人。
峡谷的景点目前开发了十余公里,可分为四道桥(去厕所的那道桥不算在内)。抬步走走就见到一道桥,溪流清亮、景色怡人,是很多挂历中能见到的那种画面。老苏已经摆出了他的相机和三角架,蹲在地上取景,我们也停步照相。桥的一头出现了一头黑色的牛,个子还不小呢,赶牛的妇女见到我们忙让牛停了下来,我们也赶紧让到桥的另一头让他们过。小桥差不多只是由四根树并起来的,并不很宽。见我们举起相机对着牛拍,那女人还很善解人意地让牛在桥上停了停再走。牛过去了,老苏又回到了原位,我们则继续前行。刚转过桥头的小径,迎面就看见一群黑得发亮的猪,有大有小,小的可能就才出生几天呢。哈哈,我连忙回头对老苏叫“猪来了!”老苏半信半疑,他的表情在说:“牛才走,怎么又有猪来了?”,又不知是真是假,嘴上说:“是不是真的,你不会骗我吧?”就在老苏犹豫之际,猪猪们已经出现在他视线里了,老苏慌得赶快端着三角架落荒而逃,连放在地上的相机包也顾不得了。这个情景太搞笑了,我们起紧抓拍。其实山里面的猪还挺怕人的,总是尽量离我们远远地绕着路的边上走,在桥上也是挤成一边,还好没把老苏的包挤到桥下。
小路一路都沿着溪流,显然是山里人踩出来的,所以感觉很自然,除了路边的垃圾桶,没有多少人工维护的痕迹。在峡谷里走着,除了偶尔遇到山里人和老苏,就没见到其他游客,真是自在。第一道桥和二道桥相距可能有至少三四里路,接近二道桥时,峡壁就在小溪两侧,直入云天,不似前面那么开阔和林木清秀。香格里拉大峡谷宣传册上的封面画就是二道桥。一道桥秀丽、二道桥险峻,三道桥则似乎没有太多特色了。从二道桥再往前行,有株树的叶已经变红,在青山绿水中煞是好看。过了三道桥之后,路一下子变得难走了,连续翻过三个陡坡之后才又看见小溪,林木把峡谷遮得阴阴的,一只红色翅膀的小鸟贴着水面飞来飞去。我们再往前行了一段路程,看看进峡谷已经有近两个小时,就决定往回走。
往回走的时候,遇到一只没有主人的狗。后来和老苏说起,发现那只狗在我们之间做折返跑,我们都因为见它在前面而有些紧张。回程少有拍照,也就快了很多。在当初看到一群猪的地方,竟然遇到一群牛。主人把它们放开吃草后,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让这些角弯弯的牛就挡在我们必须经过的路上!镇定,别怕,我们脚步放慢呼吸放轻地经过了这群牛,还好,没事。
在峡谷停留了三个小时,再加之前吃饭休息的一个小时,下午四点钟我们告别了大峡谷,感叹着它随处是景的美丽前往稻城。去稻城途中,中甸县内的景色都令人感叹。马永告诉我们,这还不是它最美的季节,叶只黄了部分,到十月中下旬,树叶的颜色就是层次分明格外美丽了。早晨下过雨,路上没有扬灰,让我们准备的口罩没有派上用场。路上也有过蹋方,有的地方是两台推土机在清理;有的路面还是很烂,被近一个月的雨水泡的。沿路都是大山,多郁郁葱葱,但其中有近十多里则是令人惨不忍睹的画面:三十多年前的一场大火留下如战场横尸般东倒西歪的树桩,或是根根直立寸绿皆无的树干,十多里路全是一片灰色!从中甸去往稻城要翻越大小雪山口,海拔也有四五千米了。
我们一直到晚上九点钟才到达当天的目的地乡城,算是开得很快了,而且又有近两个小时都是夜路。马永很少跑稻城这条线,所以对沿路的住宿并不熟。城里又因为一半城区停电而黑乎乎的,挺吓人。乡城本身就很小,住的地方更不多。我们先问了最先看到的大巴姆酒店,外观有至少六七层楼吧,但价位很离谱。四人间都要60元一个床位,标间则要240,还不肯给什么折扣,楼下的歌厅还吵得要命。出门再找,后来去了位于篮球场后面的乡雪酒家,都是普间,带彩电,有公共厕所,好在算是现代文明的铺了磁砖的,比起以后那些都是木头的乡间厕所要好很多了,另外就是得克服一下旅途风尘,因为没法洗澡。这家宾馆算是比较正规,入住的每个人都要登记身份证,有停车场,而且有自己的发电设备,这在乡城这个总是停电的地方实在太重要。
找好了住宿,我们得赶快喂饱肚子,毕竟离午餐时间已有近十个小时。和乡雪酒家并排的那条路上有一家小餐馆,可以提供炒菜,其他一些小店都只能提供些小点。尽管这家小餐馆中坐了一桌怪吓人的人在吃饭,我们还是硬着头皮进去了。随身带的电筒在此之后几天特别管用,吃饭中间就曾停了电。除了老苏因是广东人饮食素来清淡,每到一处点菜都叮嘱厨房少放油不放辣,我们其他四人都比较习惯滇川的口味。所以要去这些地方还是要在饮食上有所准备,至少要有点思想准备。话说回来,到了成都雅安这些地方不去吃吃当地小吃真是实在太可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517旅游网 ( 川B2-20080114 )

GMT+8, 2024-6-26 21: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