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9 拉萨四大林 1642年,在拉萨建立了西藏地方政府“甘丹颇章”,藏传佛教格鲁派执掌西藏地方政教权力,成为满清中央王朝在西藏地方的代言者。从某种程度上,为了自身教权利益,以宗喀巴大师主张效仿萨迦派和帕木竹巴派,一头钻进政教合一制度。拉萨四大“林”就是在这种制度上相继应运而生,成为格鲁派在拉萨除色拉、哲蚌、甘丹三大寺外重要的四座政教并轨大寺庙。 6、丹吉林 该寺位于拉萨市城关区八廓办事处丹吉林居委会院内,该居委会的名称源于寺名。我第一次去丹吉林寺的时候,围着周围的巷子转了几圈也没有找到地方,后来跟着几个信徒才进了门。那个丹吉林居委会的大铁栏杆门,你怎么看也不像有个寺庙在里面。 丹吉林寺是由第六世第穆呼图克图·阿旺降贝德勒嘉措于1762年动工修建,这一年是他任摄政的第5年。原址是地方政府公房名曰“喇嘛康萨”,寺庙建成后第穆对其取名为“甘丹桑阿噶菜”,乾隆皇帝赐匾额“丹吉林”,从此通称丹吉林寺。继第穆六世之后,第七世第穆·洛桑土丹晋美嘉措和第八世第穆·阿旺洛桑赤来绕杰两位呼图克图同样执掌过摄政职务,丹吉林寺札仓和拉章得到了空前繁荣。但好景不长,无论八世第穆预谋暗害十三世达赖也好,还是九世第穆管家降久联川军战噶厦也好,在统治阶级内部复杂的斗争中丹吉林寺却遭到两次空前洗劫而大伤元气。直到西藏民主改革前其已名存实亡,所剩三层楼高的“丹吉林轿”也在失势时其底层被划分给哲蚌寺洛色林“工布康村札仓”(第穆活佛在哲蚌寺的驻锡地),二楼和三楼被分给桑耶寺经管至今。“丹吉”在藏语中为“佛兴”之义,建此寺以后人们把这地方叫做丹吉林。然而在这之前,这地方称做“卿古囊”,“卿古”义为蒙古包,“囊”为藏语中“内”或“里”之意,就是蒙古包内之义。起初这个地方是一块青草地,后来大批蒙古兵搭起蒙古包驻扎于此而得此名。至今该居委会的居民区内的一条胡同就叫做“卿古囊”,问长者原来这地方叫什么名字时,大部分都说是“卿古囊”。 该寺是四大“林”中最早建立而地盘又最大。过去在整片丹吉林地盘中除少数贵族占有部分房产外,皆为丹吉林寺所占有,诸如较大的庙房、第穆拉章、僧房、犏牛圈和马圈等。 现在的丹吉林,很小,只有二楼的两座佛殿,而且是围绕在诸多民居之间,早已没有往日的风光。 在丹结林寺佛堂正宗供奉的“哲嘛热”非常有名,佛像前堆满了哈达和人民币,据说在佛前许的愿非常灵验。到丹结林转经,别忘了带上白酒,寺内也有酒卖,大多为四川产的。
二楼外观
大殿内
少见的双身佛
7.策墨林 策墨林,又叫策门林。藏语名皆是音译,这里使用大部分文献使用的策墨林。
该寺位于小昭寺之西南角,西临夕德林寺。现属拉萨市城关区吉崩岗办事处策墨林居委会管辖内,由色拉寺管理委员会管理并主持一切事物。此座寺庙是继丹吉林之后建立起来的拉萨第三个“林”,共传五辈策墨林卓尼呼图克图。一世策墨林卓尼诺门罕·阿旺次成继第穆·阿旺降白德勒嘉措接任摄政王时初建,并取名为“图丹仁钦曲科林”,其后又由该林第二位呼图克图降白催臣任摄政王之后的第6年,即1825年扩建。此座寺庙主体分红宫和白宫,还有拉章和策墨林呼图克图之夏宫,夏宫和寺庙中间是一片规模较大的林卡。该“林”共传五辈策墨林活佛,在宗教教规上隶属色拉寺麦札仓,经济上却属独立门户,即由策墨林拉章全权负责。 至于流传至今的该林寺名“策墨林”有种种说法,归纳起来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1、已故著名藏学家东噶·洛桑赤列在其《东噶藏学大辞典》中载,此名称是清朝道光皇帝所取。2、因袭该寺一拉康之主尊佛名称谓为“次巴美”(无量寿佛)而得此名。这类问题的定性上,史料记载和因袭口传之间往往有很大区别,然而大凡研究著述者多以史料记载为依据,因此,在此以第一种说法为据。但是,“策墨林”这一名称是否由清朝哪位皇帝所赐的问题上,这里不敢和前辈东噶先生苟同。首先,一世策墨林任摄政王时,正值嘉庆皇帝当政,嘉庆皇帝为图丹仁钦曲科林寺赐“策墨林”匾额一块而更名之。这点上《九世达赖喇嘛传》中说:“水虎年(公元1812年)一月,嘉庆皇帝为图丹曲科林寺赐‘策墨林’的匾额一块”。从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该寺名并非是道光皇帝所赐。 策默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240平方米。建筑平面布局基本呈方形院落状。进寺院大门是一宽敞的庭院,院西侧和前部环绕两层藏式楼房,上层为住房,下层为回廊,建筑占地面积1725平方米,庭院后部是主体建筑。主体建筑为两个时期所建。东半部称为“白宫”,是第一世策默活佛阿旺楚臣于1777年担任摄政时主持兴建的;西半部称“红宫”,属第二世策默活佛阿旺江贝主持兴建的。 策默林院落宽敞,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东西殿堂间还有一个小型服装生产厂,专门加工民族服饰。法鼓声、经筒声、还有缝纫机的作业声,僧俗共处,共乐融融。 策墨林经常会积聚很多的信徒,他们就坐在院子里、大殿里,摇着转经筒,不断的念着佛经,到了吃饭时间,寺庙还会发布施,这里是我见过最平民化的寺院。也是拍人像的好地方。
全景
信徒们
大殿
8、功德林
该寺位于布达拉宫西面,磨盘山之南面,现属拉萨市城关区雪居委会管辖之内。功德林寺是由第八世达擦吉仲呼图克图·益西洛桑丹贝贡布于藏历第十三饶迥水鼠年(1792年)动工,到木虎年(1794年)竣工。当时吉仲呼图克图积极配合第八世达赖喇嘛,全力支持中央政府派来的军队,取得了抗击廓尔喀战役的胜利,福康安军队返回拉萨后,所捐献的战利品和“为皇帝福田施主用的白银汉秤7000两”,并由达擦负责修建的拉萨磨盘山三庄严文殊庙和汉地战神关羽庙,以及山下的功德林寺均成为摄政达擦活佛的永久邸所。八世达赖喇嘛赐寺名为“长寿XX洲”,并于嘉庆元年即藏历火龙年(1796年),赐“卫藏永安寺”的匾额一块,规定招收50名僧人,到民主改革时已发展为134人。从此该寺成为继丹吉林之后的第二个“林”,并经历辈达擦呼图克图的扩建,逐步成为规摸较大的一座寺庙,目前人们所称“功德林”就是匾额藏译简称的沿用。据说1959年前,“上层贵族等筹办喜事时,为图吉祥而把功德林客人尊为上等嘉宾,这是因为该‘林’自建寺以来兴旺发达,从未有丹吉林、策墨林之惨痛遭遇。”
9、锡德林 锡德林,曾称“惜德寺”、“呼徵寺”。位于北京中路四巷,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也是路过时,发现那个院落有点特殊,进去问了才知道德。 据《七世达赖格桑嘉措传》记载:锡德寺是吐蕃赞普墀祖德赞(815年~836年在位)在大昭寺周围所修的6座拉康之一,时名“嘎瓦”。当时规模较小,编制仅有4名扎巴,寺名“锡德”即源于此。到了9世纪,朗达玛毁灭佛法,包括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在内的许多寺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锡德林也未免于难。元代时,在蔡巴万户长的支持下,锡德林在原址基础上有所扩大,人员编制增加到二十多个,并规定了固定的供养制度。
一片废墟被民居环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