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论坛(旅游生活休闲)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飘飘飘

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牛背山)在荥经

[复制链接]

2

主题

1498

帖子

4316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316
注册时间
2005-1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517微信小程序
好在这段路马上就会修复,以后不会再有危险的了。
STA67994.jpg
畅游队训: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自由自在。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0

主题

123

帖子

3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

积分
398
注册时间
2009-4-16
发表于 2010-6-29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517微信小程序
不错,不错,等到看...

2

主题

1498

帖子

4316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316
注册时间
2005-1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517微信小程序
三、九折坂之迷?
  
    在我继续贴图以前,请大家抽个空先看一下下面的内容,不然以后从这个地方过100遍,也会与历史擦肩而过的:
畅游队训: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自由自在。

2

主题

1498

帖子

4316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316
注册时间
2005-1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何君阁道碑》与南方丝绸之路 ——刘清之

一、发现经过
        2004年3月15日上午,《荥经历史文化》编写组在县城西郊一“农家乐”开碰头会。会上,秦启华老师说,民建乡小学教师刘大锦曾两次向他反映该乡一处岩石上有刻字,古奥难认,希望去鉴别。根据刘在电话里勉强识能读出的“蜀郡太守何君”、“五十五丈”等敏感字眼,曾经是《荥经县志》编委的秦老师估计或许是失传千年的《何君阁道碑》,建议当天就去看看。编写组立即包了出租车,委托秦老师和我前去鉴定,摄影师石华波同行。
        先到民建小学办公室,桌子上赫然摆着大约两尺见方(实为72cm×63cm)的一张拓片。拓片拓得虽不好,但完全能认出字来。看着那一派古朴的汉隶,我们立即兴奋起来。再细看其内容,什么“将徒治道造尊楗阁”等,以及宋代大金石家洪适(guó)在其《碑式》里记载的“其文七行”,“或六字,或九字”“共52字”等各种特征,与民国十七年原版旧志所载完全相符。
        马上驱车回头去看原碑,其实是摩崖石刻并不是碑。每字一般两寸见方,阴文,刻在一块完全自然,未经任何打磨的平整岩石上。岩跨民建、烈士二乡界线,在108国道新里程碑第2440号前一百多米处,公路外(右)侧,临河。这匹岩在没有被公路拦腰斩断之前,是从几十丈高的山上直插下来的,到距水约四丈高的地方深深地凹陷进去,形成一个巨大的雨棚。公路在“雨蓬”上方,修路时弃置的石块从河底堆积上来,离刻石只有1.5米高了。真是鬼使神差,若不是那“雨棚”,恐怕早就被埋没了。多年来,周围长满了芦苇荆棘,把刻石遮蔽保护得日光风雨不透,形成一个天然“恒温箱”。下面已是水库,无路可通,人迹罕至。刻石不属精雕细刻一类,但因字大,每一个都清清楚楚。线条非常粗糙,尤其是边框,简直随意到极点,可以想见当年石匠甩着尖錾大锤疾走一圈的豪情,真有一种旁若无人的磅礴劲儿。想不到一千九百多年了,它竟会如此鹤发童颜,神采依然!
        我们都惊呆了。因为按历史记载,它“不该”在这个地段出现,而“应该”在花滩到大相岭之间。何况旧志上说,此碑在明朝末年已被一吴姓巡按窃走。但面对眼前如山铁证,我们张口结舌之余,只能说:“那些历史将因此而改写。”
        同去的年轻教师牟建说,他是本地人,因爱在这一带洗澡抓鱼,从小就知道这岩上有字。因见同事刘大锦爱好书法,于是建议刘来此看看是否有临摹的价值。旁边一位看热闹的老人也说他从小就看见过这些字,但不知是什么东西。另有一些人说,以为是解放初期修公路的劳改队在石头上刻着玩的。我说:“劳改队倒是说对了,不过是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劳改队。”刘大锦又向我们指了岩石上多个栈道石孔。至此,我们坚信不疑是“遇到了真家伙”。
        再三叮咛刘、牟等老师迅速向当地乡政府反映,请求保护之后,我们带着刘大锦的拓片返城,找到博学的孙光西老师再作讨论鉴定。孙老师看了之后激动地说:“绝对没有错,这回有实实在在的大文章可做了。”鉴于秦老师第一次反映而未得重视之故,三人商议,责成我尽快向雅安市政协秘书长罗宗义汇报(因为罗曾任荥经县志办主任,他了解、并一直关心此碑的去向),并请罗宗义立即敦促同乡、目前是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的李炳中尽快采取保护措施,向上汇报。当天下午(3月15日),我兴奋地在电话里大声向罗宗义讲了此事经过。宗义表示他绝对相信我们三人的眼力。他在行驶的小车中立即通知了在蓉出差的李炳中。李炳中也不能马上赶回,遂责成本县博物馆高俊刚馆长先与我取得联系。自第二天始,消息迅速传开,保护工作也开展起来。庚即,县、市、省、中央各大报、电视等媒体相继报道了这一惊人的发现。专家组也很快来荥作了进一步考证,并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二、碑文释读
        释文:蜀郡大(tài)守平陵何君,遣掾(yuàn)临邛舒鲔(wěi),将(jiàng)徒治道,造尊楗(jiàn)阁,袤五十五丈。用功千一百九十八日。建武中元二年六月就。道史任云、陈春主。
        注解:①蜀郡,东汉时已很小,大约相当于现在阿坝、温江、雅安三个州、市所在地域。②大守,即太守,亦称郡守。据清江沅《说文释例》:“古只作‘大’,不作‘太’”,《易》、《春秋》、《尚书》、《史记》、《汉书》中的“大极”、“大子”、“大上”、“大誓”、“大上皇”、“大后”中的“大”,后人都读为太,或直接改写为“太”。③平陵:古县名,在今咸阳市西北,因汉昭帝葬于此,故以其陵名县。④掾,下属官吏。⑤临邛,古县名,今四川邛崃县。⑥将徒,将(jiàng),去声,率领。徒,《广韵》:“徒,隶也。”,服徭役的人。据《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汉中太守钜鹿鄐君,奉诏受广汉、蜀郡、巴郡刑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动工开通斜栈道,至永平九年落成”可判定这里的“徒”亦必为刑徒、犯人。相当于今之劳改队。秦汉时修路筑城之类的事,基本上由这些人来做。(此刻石比《何君阁道碑》迟了九年,在陕西褒县。宋人晏袤评其“与光武中元二年《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体势相若。”两道皆为同一队伍修建也有可能)“⑦尊楗阁,尊,《广韵》:“尊,高也。”《韩非子、外储》:“虞庆为屋,谓匠人曰:‘屋太尊’”,意谓“房子太高了”。楗(jiàn),《汉语大字典》:“河工以埽(sào)料所筑的柱桩。”这种护堤的柱桩高可达数丈。平原地区缺大木,是用竹索、木条、土石捆绑而成。东汉时本地绝不乏巨木(今亦不缺),可以肯定,此处之“楗”,必为高大的原木所为。阁,原指“架子上置放食物的木板”。荥经人叫“望板子”,栈道象其形。总之,尊楗阁,可理解为“高脚桩栈道”实地观其势,栈道孔距河床不及两丈,东汉时河床应更高些,估计当时栈道由大木桩直撑到河底。⑧ (mào),袤的古写,南北长为袤。《汉语大字典》书一号墓竹简为“ ”与马王堆易五的“衷”字写法几乎完全一样。古人厘定为“袤”是有道理的,因荥河那段走向基本呈南北向(略偏西北东南),故称袤。⑨用功千一百九十八日,即今所谓用了多少个工,恐不一定指历时三年多。⑩建武中元二年,建武,东汉第一个皇帝刘秀年号,建武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距今1947年。⑾就,完成,据《鄐君刻石》后有“落成”,类同可证。⑿道史,严道地方官。《汉书·百官公卿表》:“(县)有蛮夷曰道。”史,春秋时为太宰的副官,掌管法典和记事,后来一般指副贰。可理解为“严道县长助理”。另一种意见为“交通厅长”。
        译文:蜀郡太守平陵人何先生,派遣他的下属官吏临邛人舒鲔,率领着服徭役的队伍(来此)修路。建造了高脚柱栈道,南北共长55丈。用了工作日1198个。建武中元二年六月完成。严道地方官任云、陈春主(记)。
       由此可见,这是一方摩岩纪功刻石。
畅游队训: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自由自在。

2

主题

1498

帖子

4316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316
注册时间
2005-1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三、书法史上的意义
       《何君阁道碑》是以书法名世的。虽失踪千年,但典籍多有记载并评价极高。荥经旧县志中清末举人汪元藻、民国县志主编张赵才对此碑记录甚详。说《隶释》、《碑式》、《字原》、《墨宝》、《金石索》等名著中都对它称道不已。尤其是洪适在《隶释》中把它推上了隶书的颠峰。洪适说:“东汉隶书,斯为之首。字法方劲,古意有余,如瞻冠(guàn)章甫而衣(yì)缝掖(yè)者,使人起敬不暇。虽败笔成冢,未易窥其藩篱也。”(译文:东汉的隶书,它算是开头的。字形方正遒劲,古雅的韵味最为醇厚。好比我们看见那戴着殷商时代的黑布礼帽,身着儒士宽袍大袖礼服的人,令人肃然起敬不已。学写这字呀,即使写秃的笔堆成一座坟,也不见得就沾了它的边。)精于金石考据的清代大学者、书法家翁方纲也对此碑之失传而扼腕叹息。
        观赏这一石刻,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率性、自然。写字人本身绝无在书法上炫耀一番的功利心,纯粹客观记事而已,因而毫无刻意求工之态。其章法,竖看行距大致齐整而略有旁逸穿插,横看则完全无行,错落参差,洒脱大度。一行中少者六字,多者九字,尊重字的个性,根据字的个性来决定张弛。比如“郡”字长九厘米,而紧承其下的“大”字却仅四厘米,不及二分之一。“尊”字最长,十四厘米,竟与“九十八”三字相等,非常抒情,这就是早期汉隶特有的开张气。与晚期隶书布如算子的拘谨呆板章法毫不相同。从字形结构上看,它还明显带着由篆向隶过渡的痕迹。比如宝盖头的长覆着地,“五”字互扭的古篆写法。走之的写法离“ 辵 ”(chuò)字尚不远,只是上边三撇变了三弯。“舒”和“鱼有”的右边都是道地篆体。从笔画看,基本上用中锋圆笔,而中锋圆笔正是篆书的基本笔法。势如钢锥画沙,稳健、朴拙。又多变化,如“郡”字右耳曲线,居然穿越一竖画圈转出( )。而“陵”的左耳,“邛”的右耳却又另作姿态。一捺,大多硬挺直拙,仅“大”字波磔燕尾明显。“春”字的“日”作三角形,很有今天艺术字的味道。
        总的说来,此刻石体方笔拙,不拘小节,自由随意,古朴典雅,气魄夺人,只可仰视。加之一千九百余年的日月精华、沧桑磨洗,掺和了大自然的神工造化,大有不食人间烟火之气,令人想入非非,面对它,心灵得到极大的美感享受。洪适之言,实不为过也。
       《何》碑之所以失踪,于今看来道理非常简单:蜀—身毒(印度)道荥经段自从改走大相岭后,路从花滩折而直接向南,再也不经过它的脚下了。但此前流传出去的拓片早已使它名扬四海,被人一再临摹。不过大多恐怕已是面目全非了。洪适绝对没有见到过原刻石,甚至连原拓本也没有见过,不然他怎么会在《碑式》中说:“建武中元处有缺”这么明显的错话呢?以今观之,何缺之有!(缺在“九十八日”下,因下文是皇帝年号,不得不提行另起)。典籍著录不见于晋唐,而洪适所述又如此讹误,可见至少在宋朝时,世人所见的《何》碑不是拓本而是临摹。从格式字体上讲恐怕都已发生相当的变异。至于邑先辈汪元藻先生于成都沈鹤子处临写回来的《何》碑(后做了荥经县中学的奠基石),就真不知为何碑了。
        在《何君阁道碑》发现之前,唯陕西褒县的《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被认为是东汉最早的刻石(永平九年落成,即公元66年),现在当然只好让贤了。《何碑》的确是东汉之首。不仅早于本市建安时期的《樊敏碑》(公元205)、《高颐阙》(公元209)、王晖石棺(公元212)等文物,也早于《石门颂》(公元148)、《史晨碑》(公元169)、《张迁碑》(公元186)、《曹全碑》(公元185)、《孔宙碑》(公元244)等几大天下名碑。它的重现真身的确是家乡的一大幸事。
畅游队训: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自由自在。

2

主题

1498

帖子

4316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316
注册时间
2005-1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四、对“南丝路”的一些新思考
       《何君阁道碑》的重现为我们澄清了一些历史疑案,但同时也萌生出一些新的问题来。
首先说它解决的问题。
        它的出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由司马相如开通的西夷道荥经段是从花滩向西,经泗坪—三合—大矿山—泸定,然后才折而向东到汉源的宜东,而不是长期以来被史学界认定的花滩—黄泥—大相岭—清溪一线。其次它还证明了这条官道至少在东汉还在维修使用,而不是如前些年有的学者断定的“东汉初就改走相岭”。这个前提确立之后,一系列小疑问也就迎刃而解。比如笔者就一直对“王阳畏途”不解,因为据笔者亲历,大相岭的路实在是相当平缓而安全的,并无什么险绝处,何以会吓得王阳连刺史也不干而回了马呢?现在我明白了,王阳走的是大矿山(谭其骧先生标为邛僰大山)。别说走到今三合的硝岩、九把锁这些“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地段,他只须出城行20余里,走到“何君阁道”之前的李家岩、老王岗一带就够他胆寒了。我的母亲于民国时到康定师范读书曾行此道,其凶险令她老人家一辈子惊魂未定。我的一位堂兄也曾不怕凶险随背茶包子的脚夫抄近路走过此道,至今引以为豪。于是我们理解了东汉另一位杰出的刺史王尊,不惧险阻,打马而过,为什么能彪炳史册,为荥经人奉祀千年的道理了。
        回头我们又可以此碑证一些典籍的正误。比如《墨宝》云:“此碑出于绍兴(宋高宗年号)辛未。在荥经通邛笮之路也”。《隶释·何君阁道碑》云:“邛崃九折板盖其地。”由现在看来皆千真万确,以往大家一直以大相岭为邛笮山,不知大矿山才是汉之邛笮山,这就难怪人们总在花滩至相岭之间追踪《何碑》的去向了。又还可以确证的是,不仅邛笮山是今之大矿山,汉时邛崃山也是今之大矿山。因为《汉书·地理志·蜀郡》明确记载:“严道,邛崃山,邛水所出。”邛水即今之荥河,并非相岭河。它之所出不是大矿山又是哪里呢?总之,无论邛崃、邛笮,都不是相岭,因为此时官道尚未开通,即令有道也是民间小道而不是官道。
        这样,我们就可以重新审视汉以后有关邛崃山、邛笮山的记载是否有误,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改正的就改正。这也就是《何君阁道碑》出世的重大意义之所在。
        现在说此碑重现带出的新问题。
        既然东汉并未改道,那么,改道又在何时?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我们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但根据《墨宝》说的“此碑出于绍兴(宋高宗年号)辛未。在荥经通邛笮之路也”来看,这条官道应当是宋朝都还在走,否则,如果已经改道,被发现的可能性就极小了。再者,就目前我们所能看见的对《何君阁道碑》的记载、论述,都在宋以后,所以,我认为官道改走相岭的历史恐怕不会早于宋。
        笔者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司马相如修官道通邛都(西昌)要选择向西绕道一两百里,翻越凶险遥远的大矿山,而不从花滩直接向南走既平又近的大相岭?为什么到了东汉还要动大工程维修此道?对这两个问题,笔者有些浅陋的推想,陈述于后,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修路首先要考虑利用原有的路线,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实在不能利用才考虑另辟新线。在司马相如来开官道之前,蜀布、邛竹杖早就流向世界。那么我们仍然要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早期蜀人不走平易便捷的大相岭而要走险远的大矿山去转一圈呢?其中必然另有原因。
        徐中舒先生在《试论岷山庄王和滇王庄蹻的关系》一文中,不厌其详地用了好几个专章,反复论证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春秋时期的严道(荥经),是楚国一个非常重要的黄金管理转运站。
        徐先生用了大量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春秋时期,楚国的黄金之多,在世界史上都是空前的。而这些黄金来自两个地方,一是云南的楚雄,一是四川荥经。这是两个负责管理生产并转运来自广大丽水地区黄金的基地。丽水,就是现在的雅砻江流域。这里的金子不是水中的沙金,而是山中的金块,大的可达两三斤。异常丰富的黄金引得盗采之人蜂拥而至,以至被处死的人的尸体塞断了滚滚江水,仍不能禁止(详见《韩非子·内储说上》)。这条转运的路线正是雅江—康定—泸定—大矿山—荥经。
        这才是这条道产生存在的最初理由。所以它的功能决定了是向西而不是向南,它绝对早于通往邛都(西昌)的西夷道,或者说开初通往康巴的路暂时还没有与邛都—南亚的大道沟通。至司马相如开官道,之所以没有另辟新道,可能运金子的功能还在发挥,还不能弃之不用。东汉还在维修,是否东汉也还有金子可运呢?此说如果成立,那么改道的理由,应当是丽水金源枯竭,无金可运了。
        关于雅砻江流域多金的说法,任乃强先生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中说得更加动人。他说,当四川盆地还是一片汪洋时,先民们从元谋溯横断山河谷而上,选择的理想之地是康巴。当时的气候良好,水草丰茂,而且“遍地是金块”。不过,这些金块仅用于放牧时放在投石索(皮风)里击打牛羊。因其金光灿烂,易于回收罢了。任先生以治学严谨著称于世,这一说法可作旁证。
        当然,一条路除了运金子之外不是不能作其他用,商贾们运进去蜀布、漆器,运出来牛马、僰僮,这些都是《史记》以下史册大书特书的事实,兹不赘述。笔者在此想加上两样商品,那就是严道的铜和茶。
        荥经素有“铜山”之称,汉以前,“严道金,朱提(云南昭通)银”即名满天下。金即铜,是国家战略物资。《史记》、《汉书》载汉文帝赐宠臣邓通严道铜山铸钱的事,中国人几乎个个耳熟能详。我看我县博物馆内上古文物,黄金一件也没有,但铜器却多多。秦灭蜀,严道最早建县,不为铜为啥?根据我的实地考察,我发现,现有的铜矿点,都是沿荥河(古邛水)布列,从天凤、宝峰一直摆到大矿山,而大相岭这边是一个也没有。据三合乡(大矿山脚)本地人讲,当地山中有不少不知道哪朝哪代废弃的“金洞子”都还存在。这就说明,这条路的兴,可能与开铜业的发达有关,而这条路的废,也可能与铜资源的枯竭有关。不是说三星堆的大量铜器找不到铜源吗?半径之内,铜山严道离它最近,这是我的猜测。
        再说茶。按历史记载,大规模的,由官府组织与康藏进行“茶马互市”是在唐朝。但唐朝之前康藏氐羌民族就不喝茶吗?正如司马相如开西夷官道之前民间早有通商小路一样,氐羌对茶叶的消费必定是远远早于唐朝的。最近有甘孜的同志来电话询问《何君阁道碑》,并说他们藏史中有对该碑的记载,这倒是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事情。
顾炎武《日知录》中说:“秦人灭蜀,中国始知有茗饮之事”。西汉,严道人吴理真已开始在蒙顶大规模种茶,作为“活民之行”(《杨慎记》)。这已是不争的结论。既作为拯救一方百姓的行业,可见严道茶业在西汉已成规模。严道的茶不仅最早,而且很好。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和杨雄的《方言》中已有记载。这么多茶卖给谁呢?
        王家祜先生在他的专著《漫话南路边茶》中收集了大量文献证据,详备地阐述了茶与康藏民族之间的生死关系:“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滴露浸露》)。“夷人不可一日无茶而生”(《续文献通考》)、“茶乃蕃人之命”。“如不得茶,则病且死”、“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藏族谚语)。这些引言都证明了古氐、羌人象我们依赖盐一样地依赖茶叶。倒是产茶之地的民族反而对茶可有可无。
        据王先生考证: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描绘的格萨尔王童年生活的自然环境、地貌特征与今甘孜州邓柯县阿须区极其相似,诗中地名几乎全部沿用至今。诗中又提到这位民族英雄的首功是用巧计夺取了被藏人称为“茶库”的严道广大地区,使他的人民获得大量生活必需品——茶叶,以至他的岭国就建立在今甘孜州邓柯、石渠、德格一带。象这样为茶叶而发动战争的事,历史记录是颇多的。
畅游队训: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自由自在。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2

主题

1498

帖子

4316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316
注册时间
2005-1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康巴人食肉及青稞的历史有多长,那么他们饮茶的历史就应有多长,而从古严道通往笮、徙(泸定以西、以南)的运茶路的历史也应当大大提前。
至于此道南下,与邛都以至印度的沟通,原因非常明确,《史记》、《汉书》、《后汉书》中的《张骞传》、《司马相如传》、《西南夷传》都有大量而确切的记述。人们一般都从商业上考虑,但笔者在读相关典籍时,觉得以汉政府出面来修这条道,更多还是从战争、征服的需要出发的。因为夜郎的扩张,曾使犍为郡治退到过彭山,西南诸夷的反叛、杀略汉使的事非常频繁,以致从南道宜宾入滇的路常常不通。唐蒙在那一线的进取、绥靖多不奏效,曾引起汉武帝的不满。而这边“经旄牛中(西昌到汉源一带)至成都既平且近”(《三国志·张嶷传》),所以才有司马相如召告安抚蜀人并开西夷道之举。
        因为还有金子可运出来,本县的采铜业也很发达,大量茶叶需运进康藏,这些都是强大的政府经济命脉所系,所以修路时出于对向西、向南两者的兼顾,这条路越大矿山后才折而向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到了金子和铜矿枯竭,茶马道也开辟了新的路线,这条路的历史使命已基本完成,再这样没完没了地绕道实在没有了必要,于是直接翻越相岭的官道也就应运而生了。
畅游队训: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自由自在。

2

主题

1498

帖子

4316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316
注册时间
2005-1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不好意思,由于系统的问题,一篇文章被分成了4部分。

晚上继续贴图。
畅游队训: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自由自在。
     

1

主题

766

帖子

21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2133
注册时间
2007-11-15
发表于 2010-6-29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继续关注中~~~~~~~~

7

主题

884

帖子

7624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7624
注册时间
2008-9-22
发表于 2010-6-2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牛背山位于荥经地界,这是个事实,不过轮番来517强调这个事,恐怕有点过头了吧。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最近呆在荥经,从当地人口中还了解到好多穿越路线风景不错,希望楼主能拿出更多荥经的穿越线路和好风景,来赞美你 ...
糍粑汉子 发表于 2010-6-29 18:48
谢谢糍粑说了句公道话.也谢谢你的建议!我们会努力的!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517旅游网 ( 川B2-20080114 )

GMT+8, 2024-11-22 04: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