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最早听到“香格里拉”一词,会不会是源自邓丽君的某首歌?无法肯定了。只是一直以来,“香格里拉”唤起的感应,除了浪漫就是美丽,还有与世无争。果然是对的,现在我明白它的含义是“世外桃源。”
去香格里拉真是很艰难。不到二百公里的路程坐了五个多小时。晕车的滋味一点不小资。全身上下揣着的情情调调,也给折腾得几无踪影。车进小中甸后满草甸子满草甸子的花儿,也打亮不了我昏睡的眼光。
车进县城车站,满目的脏乱差让我和M的感觉同样不好。为着不影响M的心情,我忍着不说。直到晚上,再次看到粗糙地描着大红大绿花朵的各种建筑,间或又有并不披红带绿的纯粹建筑,比如银行电信的房子,我嘟嚷了一句:不伦不类。M问为什么这样说,我又住口了,不想败兴而已。
香格里拉县的确是个不讨好人的地方。但是,它所以能被称作“香格里拉”,当然是有原因的——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看看这幅广告联吧:
茫茫人生几时闲莫负佳日清风难得香格里
悠悠岁月何处觅惟有健康快乐才惜太阳风
再看看相配的大幅画面: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触手可及;绿绿的草甸,满坡的牛羊,独有风情。
如此煸情力作,让在城市挤得腻烦的人们,怎么能不对香格里拉存有梦想?
在香格里拉的行程很紧,和M商量过后,对常规的游人景点如碧塔海、纳帕海一一放弃,选择了硕都湖和松赞林寺。
在硕都湖入口处,遇冰雹一场,冷。再看湖那边的牧场,满目艳阳春色,牛羊闲吃绿草,一片怡然详和。湖右侧的山顶,却是雷鸣滚滚,好比平原七月暑天黑云压城,形势大为紧张。
硕都湖的确选对了。在那碰上一对北京来的驴夫驴妇告诉我们,这里比碧塔海、纳帕海的景致更好,而且门票更便宜。可惜的是,硕都湖最佳的观景季节是在十一月,那时满山满山层林尽染,色彩绚丽斑澜,山水相映,会有一种童话般的迷幻氛围。这次我是看不到了,但想像得到。看来一个合格的驴子还得有必要的想像力。
松赞林寺有小布达拉宫的美誉。整个寺院有喇嘛700名。和内地和尚的受供养不同,一个年轻喇嘛告诉我,他们各自的吃穿用度都是来自家里,寺里不多的香火钱是要集中用来做寺院的基本修缮。见惯了内地寺院的金碧辉煌,倒觉得偌大而空当简陋的松赞林寺,更像是一个合适修行的道场。只是不明白那些喇嘛为什么会穿着皮鞋,这在内地和尚身上是不允许的(有违“不杀生”教义。)想必藏传佛教也是不太刻板的?就好像那个身披红架裟的小喇嘛,站在台阶上,一边拈花微笑,一边和我闲谈,羞涩地告诉我“我还是喜欢当喇嘛的”,门里门外,倒似没了界限。
二楼的一个小经室,坐着两个人,一个都市女子,一个青年喇嘛,絮絮谈谈的架势,让人感叹佛门大开的殊妙。女子说的什么呢?大凡走近佛门的人总是因着各种迷惘,她迷航了吗?远远地,我望见她,像望见曾经的另一个自己。看着她,我终于知道,我比她的幸运,在于我已经走出迷惘,活得清醒知性。自身即佛,又何必到处求佛?
走出松赞林寺,我轻松平和,没有往常走进佛门后的清泪洗心。我晃然明白,自己站着的,已是“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却不是那山,水也不是那水”的人生境地。难道,这就是香格里拉真正要留给我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