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美丽海南-天与海的际会
北纬18度的海南岛,她的美丽与魅力,就在那里,静静的如花儿绽放,静静绚烂了千万年。阳光、椰风海韵和绿色、热带雨林在续写着美丽的方式,她的欣喜与魅力只在和风黎歌的旋律中流传。山海之间的秘密更多的人不曾窥视,所以,她的魅力永不消失.......
海南岛,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这个风光旖旎的热带岛屿,其“蓝之梦、绿之诗、泉之歌、石之语、人之情”的独特风情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东方夏威夷”之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冬都”。
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岛上夏无酷暑,冬暖如春,空气质量全球领先,森林覆盖率超过50%。海南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旅游要素俱全,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人类是万物之灵,人文是生活在某一区域的人群所呈现的独特精神文化现象。人文之美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也是最和谐的外在表现形式。一个地区的人文之美能否合理呈现,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繁荣程度的标尺。
海南之美,在于一种独特的人文情怀。
在海南,一种淳朴、自然、悠闲的生活方式直逼心灵。一种安静的力量穿透人的灵魂。
文昌孔庙,这是海南颇具特色的建筑。
古往今来,人们对居住的感受不仅局限于对建筑、空间、环境的感受,更注重于对恬淡清雅生活境界的追求。一幅经典的“燕子飞,绿水绕,庭内秋千,墙外小道,更兼人声欢笑”的人居图,勾勒出中国人透在骨子里的家园情感和家园梦想。
选址
对住宅的选址,海南人是极为重视的。建造房子之前,大都请来风水先生看阴阳。风水先生通常是根据住宅型制和地势来确定住宅的朝向。建房人挑选良辰吉日,祭祀土地爷,祭祀祖宗,然后才动土兴建。
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礼仪一直伴随着一个家族从兴旺到衰败的全过程。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里,“礼”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也反映在住宅的型制上。
布局
海南传统民居的型制格局一般为独立的院落式砖瓦房,堂屋是其主体。堂屋的左侧有两个小屋,靠院墙的为厨房,另一个为杂房,杂房储存粮食或其他物品。有的杂房也置床,子女多的家庭的女孩子常常住在其中。对着厨房的是小院门,小院门通常也盖成瓦房式,雨季时可以在那里堆积东西。紧靠着院门和院墙的是柴火房,一般放置农具。有的还有后院,后院如果足够宽大,鸡舍亦可放置于此。
正屋在建筑结构上有屋心墙(即屋内将客厅与卧房分隔的墙壁)与风头墙(即顶风冒雨的屋外墙)之分。正屋的客厅分为前厅和后堂,后堂靠近后院处一般用木板隔成屏风状(俗称堋)。
正屋前面可宽可窄,俗语称之为家庭小院。此院子既可作为家庭晾晒谷子或衣物的场地,也是家庭摆设宴席的场所。
堂屋是民居的主体,它比其他房屋要宽敞高大,在院落中显得特别突出。堂屋中间为客厅,客厅里设有三殿堂,供奉祖宗神位。过年过节、婚丧大典或生辰忌日时,家庭成员都会在这里设祭行礼。平时若有贵客光临,也会在这里接待。出嫁了的女儿回娘家一定得经过正院门然后进入堂屋拜见父母。由此可见,堂屋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按照当地习俗,只有儿子才能继承堂屋。
琼海,蔡家大院。
在海南,住宅是家族尊严的外在表现,从开始的选址到后来的家族生活,它都与民俗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海南民居是海南文化的载体。海南人大多从中原迁移而来,又因为海南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赴南洋谋生的人较多。因此,海南文化既带有中原文化的痕迹,又具有南洋文化的特色,形成了海南特有的文化底蕴,这也反映在民居的建造上。
民居的格局不但受其时代文化的制约,而且还流露出最朴实的审美需求。琼海民居虽然不是海南传统民居的唯一代表,但它是海南民居中最为普遍的样式。同时,海南传统的封闭性独立院落式民宅也反映出自然经济下农民的保守思想。
由于地域性和民俗性的不同,民居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形成不同的建筑文化。这种建筑文化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宗教和风俗,也展示了相应的审美特征和文化素养。纵观中华大地,各具特色的一幢幢民居,恰似一幅幅立体的水墨面,令人回味无穷!海南传统民居正是其中的代表作。
海口,长堤路,骑楼老街的代表:大亚旅店。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2009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海口的骑楼老街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纪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
20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
海南,文昌,盅盘舞。
“盅盘舞”源于元末明初,初时仅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日纪念冼夫人的“军坡节”期间表演。表演者分生、旦、丑三个角色,生角手执筷子击瓷盘(碟),旦角手执叠置的瓷盅撞击,丑角手拿彩扇,三人翩翩起舞,表演诙谐风趣、欢快热烈,深为群众所喜爱。 “盅盘舞”是文昌、琼海、琼山一带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由八音伴奏的舞蹈,多是在节日喜庆气氛中表演的一种助兴的情绪舞。
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是南戏的一支,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 琼剧历史悠久,是流行于海南省、广东雷州、高州和广西合浦一带的地方剧种,由潮剧、闽南梨园戏吸收当地人民的歌谣曲调发展而成。
琼剧出现于明代时期,是在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潮剧)、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琼剧曾经流行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还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
琼剧用海南方言(俗称海南话.属闽南语系)演唱,清代俗称“土戏”,琼山、海口一带俗称为“斋”,清末民初又名“海南戏”;因其形成于古称琼州所在地琼山,因此国外琼籍华侨谓之“琼州戏”、“琼音”。“琼剧”之称始于1932年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普遍使用“琼剧”称谓。随着大量琼剧艺人出洋,琼剧也随之流传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文莱等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地仍有琼剧社团活动。
千年古盐田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新英湾南面的盐田村。距今1200年,总面积750亩,有砚式石槽7300多个,年产量500吨。这里是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点之一,也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相传,1200多年前,一群曾以“煮海为盐”的盐工,从福建莆田南下渡过琼州海峡,来到了洋浦半岛。一天,几个兄弟来到来到海边,查看起灶制盐的地势时,无意中发现浅滩石头经过海水浸泡和烈日曝晒后,留下一片白花花的东西,顺手捡起用舌头舔舔,有咸味——是盐。往日“煮海为盐”的盐工们这下可乐坏了。于是他们凿石为槽,以之盛放海水,再借助烈日曝晒,开创了日晒制盐的先河。此后,他们又在实践中摸索出用经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卤水,再成晒盐,从而使产量大增。清乾隆皇帝闻报后,御书“正德”赐给盐田人。宋代大文豪贬儋期间,曾携弟子黎子云访盐田,盐工们用自产的盐巴,做成盐局鸡招待诗人,因其味纯正鲜香,极得诗人赞赏。
黎苗三月三。
海南黎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全牛、鱼茶、山兰酒、竹筒饭、三色饭等均为传统美食。烤全牛 黎族以牛和铜锣为财富象征,拥有的越多社会地位越高。“吃牛”为苗族的最大祭奠,历时四至五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