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论坛(旅游生活休闲)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9|回复: 0

[分享]令人神往的古城---巴州

[复制链接]

0

主题

21

帖子

6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605
注册时间
2003-3-14
发表于 2003-3-17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517微信小程序
巴州,这座较为古老的小城,如果撩开他的历史面纱,作一次览胜,你一定会更加喜爱和珍惜这颗镶嵌在祖国天险巴山南麓巴水之滨的明珠。
  据历史记载,巴州是我们祖先开发较早的地方,古隶禹贡梁州之域,秦以前为巴国地,秦和西汉时为巴郡地,东汉时始置汉昌县,北朝北魏置巴州,自此以后,政区设置改动较大,隋改巴州为清化郡。唐、宋、元、明、清等时期,除宋曾将巴州改为巴州清化郡,明一度改巴州为巴县外,其余各朝基本上沿用了巴州的旧名,民国二年虽将巴州改为巴中,但1982年地名普查后,又恢复了巴州这个故名。

  “巴”的由来,是外来旅游者首先要询问的一个问题。据查,巴系古族名,相传夏商时期曾活动于丹淅流域与汉水交汇一带,周初随武王克殷后封为子国,称“巴子国”。春秋时与楚、邓等国交往频繁,战国时受到楚秦两国不断强大的威胁,急剧地向今汉中巴山发展。后期曾先后在重庆、丰都(别都)、垫江(合川)、阆中建都,而以重庆为时最长,国土纵横数千里。东至鱼夏,西至 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地跨贵州。在今四川盆地东部,以嘉陵江流域为中心及今陕南、湘、鄂西部与黔东北一带。今之巴州,是其较大的辖区之一。
  巴州,位于川北和陕南交界的深山,四周群峰林立,背负秦岭、巴山,发源于大巴山而来的巴水,从它胸脯滚滚流过,这条江河,由嘉陵江、渠江两水组成。它上溯陕西凤县、南郑,下至合川、重庆,进而流入巴峡,围绕巴城流过的是嘉陵江支流和渠江上游,对游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最早的巴水,只不过是一条青山对峙,床狭一线的小川,两岸森林密布,猿猴群游,水流湍急,舟渡若飞。“江声五十里,泻碧急如弦。一洒巴峡月,两岸猿声天”。这就是古人对当时从西北高原飞泻而来的整个巴水的真实写照。相传,唐大诗人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因随永王李磷东巡失败,长流夜郎时取道巴峡,观看巴水泻急如弦,源源不断的巴船上,又载着远征到吴、楚的大批男儿在急流中飞奔,不禁怆然命笔,写下了一首《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日三千里,郎行几时归?”这是诗人为空房独守的巴女,从心底里发出的闺怨。但是,这条江河在各个时代,所经历的风云,照见的苦难,总是有人为它作了记录:
  商末,巴始终是商王朝的交战国,它与土方、羌方、鬼方一样,频繁地遭受商王朝的征代与掠夺,巴从周代纣后,虽接受周王室的分封,但要承担为周王朝进贡纳税服役等义务;春秋时受楚威胁一度臣服于楚,战国时为楚步步退让,退到巴峡上游、嘉陵江流域的古巴国,又遭到了强秦的征代。沿江两岸人民尝尽战争的苦难。
  当“六王毕,四海一”秦王朝建立以后,它更是被横征暴敛的要地。秦始皇营造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在巴、蜀滥伐树木,使得当时古巴、蜀两国的森林,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刘邦为汉中王攻打关中地区时,巴江沿岸是其重要的根据地和补给线,“劲勇善舞”而服属于巴的板木盾蛮被派为前锋,为其卖命。樊哙为修栈道筹集物资,率兵到了宣汉(百里峡):萧何为建粮饷转运基地,派兵到了通江(诺水)。以后无论是张修从嘉陵江北岸揭竿而起与张鲁率部攻打汉中,和张飞从荆州沿江而上,降严颜于巴州、占张郃于宕渠,或是曹操由汉水追张鲁于巴州,以及诸葛亮领兵伐魏等,巴江两岸都是战火直烧。
  

尽管历代不少文人,面对巴水挥笔抒怀,诗词歌赋多过浪花潮头,只不过是挽歌吟唱着末世的哀愁,徒见大江东去。这条江河当它一经回到人民的怀抱,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是江河两岸尽朝晖,红霞万朵花千树。李白耳闻的“哀猿”(“两岸猿声啼不住”)、李商隐眼见的“瘴雾”(“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夜雨”(“巴山夜雨涨秋池”),都是已随着江水付诸东流,现在的巴水并不急如箭,而是静静地向南流,巴船上再也不是载着远征到吴楚的郎君,而是运出去的山区土特产品,运进来的生产生活资料。这等于运进来的是党对人民的温暖,运出去的是人民对党的热爱……
  巴州,人民称它“一派风流”,它还以古老的名胜,烂灿的文物,显示它的得天独厚。
  远在我国先秦时期,人们为突破秦岭和巴山天险,在蜀汉之间开辟的“千里栈道”中,有从古褒斜道经汉水上游的朝天驿直往巴州的支道(即米仓道)在今巴南边界。
  三国后,有张飞、严颜的祠庙和墓冢在巴州城西江岸。
  西晋“八王之乱”期间,南方獠人乘机大量入巴后,死了凿岩而葬的獠人岩墓,遍布巴江两岸,其丰富的石刻画像遗存,为研究当时社会交往、生产劳作、日常器皿,乃至建筑款式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隋末唐初,有琢磨至坚、雕饰甚妙的摩岩造像,在城郊的东、西、南、北(即今东龛、西龛、南龛、北龛),尤其是南龛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其价值,使它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艺术和宗教历史舞台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唐代的巴州,是流放皇族和贬官的重要地,唐之君臣如玄宗、僖宗、太子李贤、李重茂,右丞张袆,御史严武、史俊、乔琳、羊士锷,左拾遗李白、杜甫等,在巴州频繁的往来,直接输入了长安文化。严武的《南山表》碑,张袆的《南山记》碑,成为今天研究唐代历史的珍品。更为可贵的是,城区还有被武则天谪贬入巴的章怀太子李贤的故宫、娱乐堂、读书台、上马石等遗址。右丞张袆和其侄张曙(著名的张状元),扈从僖宗入蜀后窜身巴州期间,所创建的“丹梯书院”遗址上,尚存“张曙状元读书坊”七大字。他在州城古“南馆林塘”(即今“南池”)内“击瓯楼”,所作长达600余字的《击瓯赋》至今犹存。大诗人如杜甫、李商隐、韦应物、羊士谔等的诗词,写遍巴州的山山水水,并遍刻于州辖的几个古县遗址上。古化城县(今巴州)遗址上,至今尤可见他们
的部分诗刻。
  宋代一些爱国将领、军事家、科学家,和敢于反抗恶势力的巾帼英豪等,亦为我们留下了不少遗迹:
  北宋初,不辞跋涉万里,“四下河南”闯入开封府,扭住包文正告状,使得一方恶霸势力遭到打击的贫家女杰赵琼瑶的故居,在州东五里的赵家坝。
  北宋兴国年间,创造《浑天仪》的天文学家,又是巴州人的张思训、后人为之修建的“司天台”和塑像、在城南二里的南龛公园。
    
南宋初,抗金名将宗泽判巴州时,所撰《贤乐堂记》、《重修英惠侯义济庙记》、《古楠木赋并序》等几篇文章,均收录于《巴州志》,已成为研究巴州文化的历史杰作。
  南宋末,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王介 ,为抗蒙军南侵,选地筑城屯粮遗址,在巴江西岸平梁城。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亲题“墨庄”二字,镌刻于巴江东岸的朝阳岩,还有他书录王维的《游嵩山诗》镌刻于城南二里南龛公园的百拱山前。
  除此,明清两代活跃在川陕边区的农民起义军,先“八大王”,鄢兰军,继白莲教,后太平天国,孝义军和大清朝抗英名将张必禄等,均有遗迹一州辖的宕梁、平梁、曾口、鼎山等区。为张必禄所建“武壮佳城”,在州城巴江西岸,最早俨然一座王侯之陵,目前尽管建筑俱废,墓堆已平。但有一对十余丈高、两人一围、顶端刻着吼天狮子的石围杆,还完好无损的耸立在墓地遗址上。
  自古号称“川北胜秀”、“巴郡绝峰“的阴灵山,亦位于巴江西岸,这时自然景色幽深,四季迷人,加之全国各地高师、名人游灵山咏诗题词,并亲笔题字所留下的书法艺术已刻碑千余块,又给它以锦上添秀。目前已成为游览胜区。
  巴州引人入胜之地,绝不限于一些古代文化遗存,作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而载入史册的巴州,他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翻开近现代中国革命史,不少革命运动都和巴州有直接关联:
  “白莲教”,就是巴州劳动人民,响应著名的五省起义的农民革命而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义军以万山寨为根据地,奋战八、九年,终因遭到满汉统治的封建王朝武装镇压而失败。
  为响应保路“同志会”的号召,中国同盟会员李绍伊率三千义军来巴州,企图建立以通南巴为中心的根据地,亦因中清军诈降的阴谋,而大部壮烈牺牲于巴城。
  最先参与筹组孙中山倡导的同盟会,并任总部评议员及四川支部长,后被袁世凯暗杀归葬于巴中红岩河畔的董修武,就是巴州著名的亲亥革命先躯。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巴州是革命党人活动较早,开展宣传活动有力的地区之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在川东北建立了组织,巴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级地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最早拒绝北洋政府高官厚禄,藐视军阀势力和地方豪强的威胁利诱,辛勤探索救国道路,开发“脑矿”,世界誉为“平民教育家”、“世界十大革命伟人”之一的巴州人晏阳初,就是反帝反封建的一个典型代表。
  土地革命前夕,巴州革命非常活跃:
  众所周所,团结有志青年共研马列主义的“辅仁书社”、“活仁药房”就开设在巴州。一批早期共产党员和革命进步青年,曾受到陈毅同志的亲切接见和勉励。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暗公,委令特派员许湘舲来巴指导党务工作后,马列主义的宣传和农民运动更为有声有色。“三·三一”惨案后,南江人民闹公堂,巴州饥民吃大户,巴东之兴文、清江等地搞捐反蒋运动震撼川北。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西征入川创建川陕根据地后,巴州这个全国第二大苏区的中心区域,同时又是川陕苏区的首府,名震中外。来自创建鄂豫皖根据地,和中央直接派来的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曾中生、李先念、王宏坤、许世友、廖承志、王树声、王维舟、张琴秋、张广才、余天云、倪志亮、张才千、詹才方、孙玉清、李特、周纯全、曾传六、谢富志、程再道、王新亭、洪学智、罗世文等同志都曾在这里辗转战斗长达三年之久。川北地下党和巴山游击队坚持革命斗争的时间更长,从1935年直到全国解放,它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党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川陕苏区首府--巴州,当时中共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和红四方面军总部等党政军机关,及川陕省第三、四次党代会等旧址,遍布巴城,任人瞻仰。三千四百多平方米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就修建在巴州城南二里的南龛山下,徐向前、邓小平同志为馆题书写出馆名,新馆落成后已为人们展出了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收集起来的、凝聚着川陕人民思念的几千年熠熠发光的革命文物,成为向一代一代青年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
  巴州这个文化灿烂、山水明丽、气候宜人的古城,在他被军阀官僚地主糟蹋了一百多年之后,被我第二次解放的四十余年中,老苏区人民没有辜负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殷切希望,“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的光荣”,把巴州装点得更加容光焕发。四处馨香。巴州这座名符其实的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名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将为祖国四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517旅游网 ( 川B2-20080114 )

GMT+8, 2024-11-23 06: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